第546章 真腊降卒的安排(第1页)

同样在中南半岛存在的国家,内部的制度却各不相同。

受到华夏王朝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大理和交趾了,不过这些国家虽然大量的学习中原文化,只是学的并不彻底罢了。

交趾目前是农奴制度为主,大理算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制,而真腊国最为古怪,竟然是一种领主制。

真腊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中国古代史书对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称呼。真腊国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之中,远及秦汉。

公元9世记初,水陆二真腊又归一体,且又重新取得了地位,并于公元802建立了吴哥王朝。

建国后的吴哥王朝国势强盛,文化繁荣。王城建筑雄伟,建有世界闻名的吴哥窟,所以如今的真腊也被称之为吴哥王朝。

阇耶跋摩二世建立的吴哥王朝,原先信奉印度教,后改信大乘佛教,宗教在这个国家非常重要。

真腊国主将自家王朝定都在了吴哥,并且一直大兴土木,建造王城及大小寺庙六百馀座,景象极为壮观。

如今的真腊国主叫做苏耶跋摩二世,而且目前真腊的国力十分强大,据说有战象20万头,疆土东到海,西按蒲甘,南抵加罗西。

真腊到达了立国以后的最鼎盛时期,可惜这对于本国的底层民众来说却并没有什么意义。

真腊国发展至今,几乎每个国主都利用其神王的影响力征集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宗教庙宇的,尤其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继位后,宗教建筑计划尤其庞大,这不仅表现在各种神殿的数量之多,建筑时间之长,而且还表现在寺庙建筑与管理中所耗费的巨额人力、财力及物力上。

吴哥的历任国主不仅为自己建造寺庙,还为纪念父母、祖父母及前任国主而分别给他们建造寺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吴哥时期的宗教建筑在当时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

据说有一座国主为了纪念其母而修建的寺庙里,就有有四百名士兵,十八位高僧,两千多位普通和尚,两千多名助手,其中还包括六百多名舞女,这些有资格住的人总计一万两千人,另外还有六万多民众需要为神效劳。

为了维持这样一座寺庙的生活所需,一天需大米六千多公斤,一年则要两百多万公斤。

这就需要附近的真腊民众平均每个人要为这个寺庙提供一百二十公斤带壳稻米给寺庙。

从最上面的真腊国主苏耶跋摩二世、次一级的各地领主、还有寺庙僧人等等的剥削之下,真腊百姓们的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