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首次搏杀的两军(第1页)

事实上岭南军中的工兵营士卒,现在临阵挖掘的并非是传统的陷马坑。

唐李靖《李卫公兵法·攻守战具》:“陷马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签。其坑似亚字相连,状如钩鏁,以草及细尘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皆设之。”此种手段最为残忍,只要跌进坑里,战马基本就废了,马上的骑兵基本也废了。

岭南工兵营士卒挖掘的陷马坑没有这么大,也没有这么深,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只能容纳一条马腿的小坑。

利用岭南工部特制的挖掘工具,工兵营的士卒一下就能挖出一个小坑,这种坑没有传统陷马坑的杀伤力大,可是一旦骑兵的战马踏进坑中也会立刻摔倒,而这就足够了。

眼见得金军派出了两千骑兵出战,迅速的向己方军阵冲锋而来,岭南军将领连忙吹响哨子,命令正在挖坑的工兵营士卒撤回来。

这些士卒平日里都受到过类似的训练,听到哨子声后立刻回头就跑,而另一批士卒则拿出一条条的黑色铁器,将这些东西拉直后铺在了阵前。

古代克制骑兵冲锋的手段有不少,最简单的就是拒马桩,绊马索,陷马坑和铁蒺藜。

此时这些岭南军士卒铺出去的就是铁蒺藜。

铁蒺藜是一种华夏古代军用的铁质尖刺的撒布障碍物,在战国时期已使用铁蒺藜。

在战争中,将大量铁蒺藜撒布在地,用以阻碍敌军行动。有的铁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绳串联,以便铺设和收取。

《六韬·虎韬》记载:“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

秦汉以后,铁蒺藜成为军队中常用的防御器材,除在道路、防御地带、城池四周布设外,部队驻营时,也在营区四周布设。铁蒺藜朝上的尖刺,一旦被马踩上,会直刺马蹄,战马会疼痛难忍,顿时失去战斗力。

岭南军使用的也是穿在了细铁链上的铁蒺藜,这样回收和铺设起来非常的方便。

在金国骑兵来袭之前,铁蒺藜也铺设完毕,而岭南军的士卒也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自从岭南军成军以来,这还是首次跟强大的金国骑兵作战,虽然早就听说过那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话,可是众人并不相信这种事情。

此时金国大将术烈率领两千余多骑兵不断加速,疾驰而来,那真的是蹄声如雷,气势汹汹。

眼见得金军骑兵就要进入弓弩的射程,岭南军将领立刻吹响哨子,命令弓弩手准备射击。

金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