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打到白热化(第1页)

二战德国人能够打出如此辉煌的战术来,和德国人的军事思想的改革有很大的关系,闪电战是最大的功臣,当其他的国家还在挖战壕,建要塞,搞防御的时候,德国的坦克部队一骑绝尘,不断狂飙,让其他国家的军队根本就反应不过来。

哪怕是到了苏联,德国人也是这么干的,跑的比撤退的苏联军队还要快,一口气从两边跑到苏联军队的后面去,然后两边汇合,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就形成了,几十万的苏联军队,就这样被运动中的德国军队给消灭了。

这是德国人一路高歌的重要原因,就和古代成吉思汗的骑兵部队一样,机动性太逆天了,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了。

不过,这种变革,也给指挥官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在传统的静态战争中,战线相对比较稳定,大家都躲在战壕里面对射,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不改变阵地,这样军队的各级指挥机关基本都设置在稳定的后方。但是随着坦克、装甲车和汽车在军事上的大规模应用,部队一天可以推进几十,甚至是上百公里。

这种时候,躲在后面的 指挥部里,指挥官是不可能指挥得好运动中的部队的,所以,必须要将指挥部搬到机动车辆上,和作战部队一同前进,这种作战需求,就呼唤着专门的装甲指挥车的出现。

它不能是普通的轿车,哪怕是高级的防弹轿车也不行,前者防护力不合格,两者的机动性都不行,根本就无法伴随装甲部队前进。

坦克的机动性和防护力都够了,但是坦克内部空间狭窄,不能容纳足够多的人员。毕竟,想要当一个移动的指挥部,不仅仅要有指挥官,还要有参谋人员,有无线电员等等。

所以,德国人从他们现有的装备中捣鼓一番,发现还是自己的Sdkfz 251型半履带装甲运输车最合适。

他们把这种装甲车改造了一下,成为了专门的Sdkfz 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它的后面有一个钢制平台板,可以摊放作战地图,除了驾驶员和指挥官,参谋之外,它还有几名机电员,操作专门的FuG11型、FuG12型等大功率通信设备,同时还有专门的 恩尼格玛密码机,由于要指挥全军,为了方便通信,它的车体后方安装了一个大型的框架天线或者星形天线,这成为德军Sdkfz 251/6型半履带装甲指挥车最明显的特征。

当初的古德里安,就是乘坐着这种装甲指挥车在法国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后来,这种装甲指挥车大批量地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