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之下的诗人,往往过得并不幸福。
无论是大笑高歌的李白,还是官至节度使的高适,你仔细从他们的平生际遇里看,都能看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更不用说这句诗的主人杜甫了。
这三个人一生的际遇,正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明证,他们的命运被大时代随便冲刷,一会儿高高扬起,一会儿重重摔下,其间恩怨纠葛,不屈不挠,都让人唏嘘感慨。
1
要说这三人是如何不幸的,简而言之一句话,他们始终试图对抗这个日渐崩坏的世道。
不认命嘛,当然就会不幸。
至于为什么不认命,那还得从他们小时候说起,他们小时候听到的大唐,长辈的故事,全是只要你努力,就能有收获,只要你有才华,大唐绝不会冷落了你。
那谁不怀揣壮志,步入这个天下呢?
即使这些人家世都不一样,你像高适,高适的名声,比起李杜小很多,他儿时的生活也比李杜要差很多。
五言杜家的名号在长安也堪称一绝,从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开始,他们家就以诗文传世,结交的都是达官贵人,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么说吧,杜甫他娘姓崔。
清河崔氏,大唐五姓七望之一,前后出过十二位宰相。
所以当杜甫天资聪颖,七岁作诗,自然傲视同侪,一辈子都想着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一边爬树追狗,一边周游天下。
而李白虽然是商人之子,但他家那个商人家庭,也过于有钱了,你想想李白小时候写的那个诗,别人家小孩见到月亮,不认识,打一比喻,都说月亮像大饼,李白呢?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白玉盘。
高适前二十年都没怎么见过这玩意。
当然高适也是有出身的,主要就靠他爷爷高侃,先打突厥,后平高句丽立下的赫赫战功,完事高侃被封平原郡开国公,才重振渤海高氏的名声。
但是吧……你军功出身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没有跟世家大族结姻,没当过朝廷大员,那些个世家里的诗文你学不会,这个家世很快就人走茶凉,无人问津了。
高适出生的时候,他渤海高家就处在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步。
可这厮还在努力练枪,他祖父的故事告诉他,只要你有本事,完全可以再搏一个郡公,再把渤海高氏的名号打起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