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虽然,大师兄告诉刘菩淘要用欢喜心来对付苦谛院的弟子,但是,刘菩淘还是觉得好难啊!
苦谛院的夜门殊,刘菩淘的了解到这个人,他平时的修为很高!
属于苦谛院中比较修为比较好的弟子,在苦谛院内部的比试当中,夜门殊曾获得了第六名!
苦谛院的教义内容包含着小乘佛法基本教义“四谛”说中之一苦谛!
所谓苦谛: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 。
前七个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其含义。 说一下最后一个,其中五蕴盛苦:构成人的身体的有 色(肉体)、受(感受)、想(知觉)、行(意志、欲望) 识(认识活动)等五因素,人因强烈的执著自我而引起的痛苦,称作五蕴盛苦。
苦是逼迫义、有为义、热恼义、变易义...凡是有漏的法皆苦。苦有许多种:所谓苦苦、坏苦、行苦、隐苦、显苦、间接苦、直接苦。
“大师兄,啥是苦圣谛?”刘菩淘想要对苦谛院修学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于是,向大师兄容逝曾经请教过。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也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是苦。苦圣谛是惟有圣者才有的见地,而不是凡夫会有的。”容逝回答说道。
刘菩淘记得容逝曾道:“即此五取蕴为生等的种种痛苦所逼迫,正如火之烧薪,武器之射标的,虻蚊等之集于牛身,收获者之刈于田地,乡间的劫掠者之抢于村落;又生等之生于五取蕴,亦如草和蔓等之生于地上,花、果、嫩叶之生于树上一样……”
“生”是五取蕴的最初的苦,“老”是它的中间的苦,“死”是它的最后的苦。
“愁”是如被至死的苦所袭击的燃烧之苦。
“悲”是不堪于前面的苦的人的悲泣之苦。
“苦”是称为界的动摇(四大不调)而与不如意的触所相应者的身的病苦。
“忧”是由于身病的影响于诸凡夫生起心的病苦。
“恼”是由于愁等的增长而生起憔悴呻吟者的心的燃烧的苦。
“求不得”是不得如意的人的不能完成其所希求的苦。
如是以种种的方法来考察,则知五取蕴是苦。如果把苦一一来指示,则经多劫也说不完。正如取一滴水而代表全大海的水滴的味一样……
刘菩淘既然已经对苦谛院的学习内容有所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