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东都风云动(第1页)

(这一章有两章的字数了。小声请求收藏投票,谢谢!)

地处黄河南岸的东都洛阳,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是洛阳平原。四水流灌其间,非但行事险要,土地丰沃,且气候适中,交通便利。

因此,自古以来便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等八朝建都于此。无论是地势还是环境,皆可谓是得天独厚。

到了杨广这败家子手上,此人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出一条南达杭州,北抵涿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从而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这五大水系连接了起来。

如此一来,洛阳不仅仅成了天下间的交通要冲,军事要塞,并且还成为了天下交通商业的枢纽。之后,杨广更是迁居了数万富豪与数千工匠居于此城。

种种条件相加,洛阳此时的地位,就某种程度而言,并非要比关中来得差。王世充于此城,手握重权,麾下雄兵数万,又占偃师,是以李密根本拿他没有办法。

现如今,李密自与宇文化及大战一场元气大伤之后,更是只能凭借着虎牢苟延残喘。如此局面之下,王世充怎会轻易放过如此机会?多日前,他便早已屯重兵于偃师,亲自坐镇,直至近日,风传和氏璧之事后,才返回洛阳。

其实王世充的想法并不难理解,他与李密身处四大势力之间,虽一占洛阳,一据荥阳,然则最大的弊端却是极其缺乏战略纵深。

四大势力如是用兵,则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二人。若是这二人的地盘能合在一起,凭借着兴洛仓等粮仓的粮食加上洛阳的地利,那么无论将来是战是降,自然也就有了讨价还价的本钱。

但这却是不可能的事情,此二人俱乃是心高气傲之辈,李密且不必说,王世充便连雄踞关中自立为帝的李渊都不放在眼里,又何况区区李密?但偏偏二人实力相当,如今李密虽略逊一筹,但虎牢之地利,也并非是摆设。至于,最后,谁能吞了谁,还真不好说。

城外码头,多艘战船停泊于此,不多时间,秩序井然走下约莫千余人的近卫军,随后便护卫着当中几人,向城内走去。

“尚书大人,此番我们回来,可是为了和氏璧一事?”方面大耳的青年腰挎一柄古朴大刀,皱着眉头说道。

一身便服的王世充顿时眉头皱了起来,颇为忧心忡忡的道:“正是如此。李密那匹夫如今龟缩不出,死守虎牢。偏偏此人不虞粮草匮乏,短时间内,我军毫无办法可想。而今和氏璧之事又出,天下群雄,各方豪杰齐齐汇聚于此。我若再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