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闭目存想气流在体内流转如无名老者,身体动作自然而然的也是模仿老者套路,不知打了多久他才感觉卡壳,打不下去了,这才停下。此时,老者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内功,这绝对是传说中的内功。这是不是说明道修和佛修也是存在的?不知道,但却很有可能。嗯,回去查查道藏和佛经看看能不能有所启发。金庸小说中的黄裳道藏中悟得高深武学虽是小说家之言,但也有道理。”
赵秉良现在很兴奋,从八十年代的气功热被大批判之后,大家都认为所谓的内功、气功不过都是唬人的玩意,就像UFO一样是人们发挥想象力之后的全民八卦。但是今天发现的这个老者很可能真的会内功。相传,八极宗师李叙文一掌能拍死一头大枯牛,这恐怕就不仅仅是**力量的发挥了,或许是内功,或许是其他什么自己尚不清楚的东西。
匆匆在小摊上买了早餐就往家里赶,打开电脑,搜到道藏。
道藏最早是南北朝时期陆修静公元471年编的道教《三洞经书目录》,道藏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
魏晋以后,道书日增,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已着录道书六百多卷。南朝刘宋时,陆修静按「三洞」分类,编《三洞经书目录》,共一千二百二十八卷,是为道教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后孟法师按三洞四辅分类法编纂《玉纬七部经书目》。此后陶弘景又撰《经目》和《太上众经目》。到唐玄宗时已有3744卷。
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开元(公元713─741)时,令史崇玄等四十余人撰《一切道经音义》。在此基础上,又发使四处搜访道经,加上原来所藏,纂修成《道藏》,目曰《三洞琼纲》,总计3744卷(一说五千七百卷,一说七千三百卷),称《开元道藏》。《开元道藏》的编纂体例采取三洞分类法,分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各十二部。天宝七年(748)诏令传写,以广流布。至唐末五代,毁於兵火。
宋开国后,曾先后五次收集整理道经,重修《道藏》。宋真宗自己信仰道教,并用6年时间编成《宝文统录》4359卷。张君房奉命主编修了《大宋天宫宝藏》,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并首次在福州闽县刻板印刷,称作《万寿道藏》或《政和万寿道藏》。后他又派道士张君房增编道藏4565卷,并采用千字文编号,天禧三年(1019年)编成7部,称《大宋天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