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秘中之秘(第1页)

这可是闻所未闻之事,陆云浩、闯王、李岩无不屏息静气,听他说下去。其余几人也被这波诡云谲的传奇故事吸引,听得津津有味。

“那一天,朱棣老贼率北征无功之师宿营在榆木川,建文先祖仗绝顶武功,避过重重警卫,突然现身在他面前。先祖以高皇帝遗言和忠孝仁义问他,他战栗不能言。又代遭受空前绝后、惨绝人寰诛戮的建文旧臣问他,他当时因恐惧过甚,晕死过去。醒来后,两眼发直,口里不停说道:‘造孽,造孽,报应,报应……’再后来,他跪在先祖面前,行三拜九叩之礼,言无颜见高皇帝于地下,祈求先祖复位后,别对他的子孙赶尽杀绝,他手边有用来赐死下臣的鸩酒,便背着先祖喝了下去。先祖慈悲心肠,殊为不忍,对他说:‘你对我不仁,我却不能对你不义。’许诺保他子孙两代皇位不移,老贼感激流泪而死。”

说到这里,武皇将目光转向众人,继续道:“朱棣死后,其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明仁宗驾崩后,他的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这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得到不少好处,史称‘仁宣之治’,孰不知这皆拜我先祖建文帝之赐。

“建文帝寿至一百二十岁,无疾而终,他与‘凌波仙子’女祖宗生有一子,便是我的高祖,天命攸归,龙种贵重,我家自此一直一脉单传。

“燕贼朱棣一脉宣宗归天后,其子继位,年才九岁,我曾祖父不忍欺他幼弱,迟迟未动手,想不到后来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虏。国遭危难,我曾祖父以社稷为重,毅然抛下家仇,与朝野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施展绝世武功,连刺杀瓦刺悍将三十余员,最后潜入其首领也先的大帐,掷匕示警。瓦刺后来撤军,于谦忠肃公京师保卫战得胜,固然主要缘于于忠肃公临危不乱,筹划周全,指挥得力,朝野军民众志成城,决死抗击,我曾祖父的功劳却也不少。

“其后,鉴于蒙元残余势力对中国威胁实在太大,我曾祖父主动深入塞外,施展武功计谋,恩威并用,一方面收服其众,一方面利用他们各部落之间的嫌隙,暗中制造事端,挑动他们互相猜疑,自相残杀。太师也先与其汗脱脱不花反目,与脱脱不花之弟阿噶巴尔济失和交恶,哈丹特穆尔丞相、阿拉克丞相发动兵变,也先被杀等等皆是我曾祖父的从中促成。接着我祖父也投身其中。英宗之后,终于崇祯,蒙元势力始终未能强盛起来,与我先辈作为实有莫大关系。

“迨及嘉靖朝,嘉靖迷信丹药方术,用人‘忽智忽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