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功败垂成(第1页)

“呵呵——你我共事多少年,我能闻出你身上的味道儿。没想到你也成魔了,这条路太难走了,是不是对对当年的事纠结难解呀?”

李岩叹了口气,“我怎么也想不通你会突然间改弦易张,变得冷酷弱智无比,所以想找你问个明白,想不到原来是这样……”说到这里唏嘘不止。

“那时怎么啦?”闯王关切问。

李岩定了定神,随即叙述起来。

他这时已将以前诸多离奇难解之事全都推想明白。原来闯王进京后不几天便被人劫持幽禁了,后来的闯王却是冒牌的。闯王初进京时曾重申军令:“各营有擅杀民者,全队皆斩。”“敢有掠民财者,凌迟处死。”“马腾入田苗者斩之。”……入京后,各部军纪严明,于商民士庶秋毫无犯。可是后来便不这样了,假闯王下令让部下“助饷追赃”,许多官兵借机烧杀淫掠,中饱私囊,其他人看见了,唯恐好处都被别人占得,也纷纷效法,于是百姓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闯王“敬天爱民”、“除暴恤民”的好名声被一朝糟蹋尽了,百姓再也不拥护闯王。

他乍见“闯王”行事颠倒,心痛不已,那时又哪里知道这其实是个假闯王。于是上了一片奏疏,他还清楚地记得在其中自己罗列的四项当务之急的大事:一、扫清大内后,请主上退居公厂。俟工政府修葺洒扫,礼政府择日率百官迎请大内。决议登极大礼,选定吉期,先命礼政府定仪制,颁示群臣演礼。

一、文官追赃,除死难归降外,宜分三等。有贪污者发刑官严追,尽产人官。抗命不降者,刑官追赃既完,仍定其罪。其清廉者免刑,听其自输助饷。

一、各营兵马仍令退居城外守寨,听候调遣出征。今主上方登大宝,愿以尧舜之仁自爱其身,即以尧舜之德爱及天下。京师百姓熙熙皞皞,方成帝王之治。一切军兵不宜借住民房,恐失民望。

一、吴镇兴兵复仇,边报甚急。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择吉已定,官民仰望登极,若大旱之望云霓。主上不必兴师,但遣官招抚吴镇,许以侯封吴镇父子,仍以大国封明太子,令其奉祀宗庙,俾世世朝贡与国同休,则一统之基可成,而干戈之乱可息矣。

若在往常,闯王见了他的疏奏,非当时召见他不可,这回却只批了三个字“知道了”,让人送给他。其时他也发现“闯王”的字迹同以前似有所差异,心中隐生不祥之兆,几次要求面见“闯王”,总是不得允准,原来根源出于此。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甚好明白了,吴三桂降而复叛,“闯王”亲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