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章 锡安之城(第1页)

基布兹,这是对于以色列集体农场的一种称呼。(荷花文学网 http://www.hehua.org)与全世界其他国家建立的集体农场相比,这些以宗教信仰为前提的集体农场在世界其他集体农场失败的时候,他们却获得了成功。

如同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正在进行的,被斯大林手下的契卡与红军用枪口威逼的集体农场相比,这里却充满了平和与爱的观念。

当然,作为中东地区穆斯林不那么喜欢的入侵者,他们的对外的时候却不那么平和。此刻的巴勒斯坦控制在英国人资助的阿拉伯政权当中。就是这些政权,在1917年11月6日,英**队入侵巴勒斯坦,1918年9月占领全境的作战当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他们在英国人劳伦斯的组织与联络之下,组织起骑兵军队,辅助协纺国向当时的同盟国发动进攻。至于巴勒斯坦则是战后,英国人给他们的奖赏。

虽然取得了这片土地的实际控制权,但阿拉伯人去发现这儿有一些不那么友好的犹太人。他们建立的村庄,如同一个个独立的王国,并不受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控制。

由戴维.本.古利安及果尔达.梅厄领导下,建立起的一个最大的基布兹仿佛城市军事基地。占地面积庞大的基布兹有一个中型机场,便于与其他地区的基布兹取得联系。而且基布兹的核心处,是一个可以容纳1500人的训练基地。

这个基地被称为“锡安”,外围完全使用“快速战线”,保护着这座如同城市一样的基布兹。这里是一个占地庞大的,如同一座小城一样的基布兹。

主要建筑包括大量仓库、学校、兵营、训练营、电台,管理机构以及机场等等设施。这以保卫为主要任务的军队,接受中国国防军派来的教官的训练,同时使用包括m-1短突击步枪等在中国已经退役的武器装备起来。

同时,机场上也会有一些运输飞机,用来向各地输送物资。倘若一个地区受到阿拉伯人的攻击,那么其他地区的军人们,也可以乘坐飞机迅速赶到当地进行支援。而“锡安主义”领导下或者控制下的基布兹,实行全民皆兵的手段。

所有45岁以下的男xìng,分批进行军事训练。完全基本训练之后,将会在每隔一周的时间进行一些诸如体能等方面的训练,另外一年当中还有一个月的执勤任务需要执行。

地区的“地区基布兹”的外围则建立起以各项包括农业、轻工业为基础的基布兹。为“地区基布兹”提供包括粮食及其他补给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