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节 《被讨厌的勇气》: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青年和哲人的对话,可以看作是古贺史健向岸见一郎请教学习并且领悟的过程。他俩激烈辩论了五个夜晚,涉及到生活中大大小小三十多个问题。擅长对话体的古贺把这一过程写的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让人读来毫不费力又深受启发,随着青年的质疑、反驳、被哲人一一说服,生动地传递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岸见一郎,1956 年生于京都,就读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1989 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

古贺史健出生于 1973 年,擅长于以对话创作,他创作的采访稿,以极具现场感与节奏感而广受好评。

一、你的不幸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哲人说,你觉得变成别人那样才会幸福,就是你现在感觉自己不幸福。你现在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要理解「你的不幸是你亲手选择的」这个观点,除了要理解「目的论」,还要知道「如果你想改变就可以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中都可以改变,就看你是否有改变的决心。

你之所以对自己有诸多不满,还是不愿走出舒适区,是因为你缺乏改变的勇气。于是,又有人说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

二、直面人生课题,活出自我。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人生课题」「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课题分离就是要分清楚是谁的课题,谁也别干涉谁。就这么简单。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三、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就是,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人生不是一条线,也不是爬山,它只是千千万万个此时此刻的点的连续。

所以,阿德勒认为,人生无需规划,也根本不可能规划。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