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一书乃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
本书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黄霖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词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个性。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美学家,批评家。1927 年 6 月,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后,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享年 50 岁。
王国维生前著作六十余种,他自编定《静安文集》《观堂集林》刊行于世。逝世后,另有《遗书》《全集》《书信集》等出版。生平著述 62 种,其中《曲录》《静安文集》《观堂集林》《人间词话》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
本书金句
1.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3.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区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
4.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5.「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6.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7.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8.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中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9.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核心内容
境界是情、景统一,缺一不可;而且还要表现出真实景物、流露心中真实感情,正如宋祁的《玉楼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