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强调了《从黎明到衰落》这本书的价值,对于影响个人灵魂觉醒与发展的诸多要素,这本书进行了全景式地展现。那么,这些要素中,决定你我灵魂发展进步的,哪一个是关键要素呢?
在我看来,对于人类的四类知识,巴尔赞先生用历史事件的变迁,很好地说明了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确定了关键要素是什么了。下面来聊这个话题。
对于人类知识的专著性研究,我推荐罗素的《人类的知识》、金岳霖的《知识论》,胡军先生的《知识论》也很耐看。我个人为了方便自己的研究,也尝试对知识进行了基本的类别划分,我发现,人类的知识无非四大类:
第一类,实证性的知识,可以客观地证实或者证伪的知识。这类知识的特征是理性,各种科学技术,都属于这一大类;
第二类,修证性的知识,这类知识的核心特征是感性,需要感性与理性的融通。例如各类艺术创作,没点非理性的领悟,是掌握不了的;
第三类,信仰性的知识,这类知识的根本特征是体验,「信」就一个字,理性和感性的判断与认同,都只为心灵的体验服务,没法证明它的真假。比如,各种宗教的各种论断,就是这类知识;
第四类只有一个学科,就是哲学,这是综合性知识,即需要「理性、感性、体验」,也不需要「理性、感性、体验」,这类知识是针对「灵魂」的,旨在开启内在心灵,让灵魂能够成长。
哲学有什么用?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都说:哲学没有用,这就是哲学的「无用之用」。这种回答,太弯弯绕,要么是故弄玄虚,要么是答题人自己也不清楚答案,真心觉得哲学没有用。
我个人学习哲学,有很长时间,也一直不知道哲学到底有什么直接的用处,就是感觉里面很有道道,所以才坚持学习。结果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近 30 年的研究,体验到了,原来:哲学是直接帮助灵魂的成长的。
具体来讲,哲学是怎么帮助灵魂成长的呢?很讨厌,是通过「拖后腿」的方式实现的。历史上的哲学学说很多,每一个都似乎是那么地极其正确有道理,但是,偏偏相互之间极端对立,谁学哲学谁晕头,谁玩智慧谁歇菜。这是怎么搞得?原因很简单,你我自己的灵魂不成熟,当然只能被摧残。
哲学对灵魂来讲,不仅仅是思想的体操,根本就是虎妈狼爸式教育,你我脆弱的小心灵,往往被摧残地死去活来,或者被哄骗地欲仙欲死。你我能冲破它们的围困吗?你我能逼近它们的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