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智慧的特征是「对立统一」,这条理性之路,走得通,它已经导致了当今的全球现代化。
那么,这条道路是不是唯一正确?全人类都统一在这种智慧下,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其实不然。
为什么?因为,古希腊哲学,只是理性运用的正确方向之一,至少还有另外两种理性运用的方向,也很棒、也很智慧、也很正确。
这两种方向,就是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
应当说,实体式思维模式对研究具体事物,非常有效,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并不是没有困境。
比如说,在《物理学》第六章第九节中,亚里士多德批评了芝诺的一个著名诡辩论题:飞矢不动。
这句话在说,弓箭射出一支划过天空的箭,这支飞行的箭,从来没有运动过。
芝诺为什么这么讲呢?他说:在时间中,每一个静止的瞬间,这支箭都只停在天空中的一个具体的位置上;当此之时,它只在那个位置上,不在别的地方,它是不动的;所谓这支箭划过天空,其实是时间的每一个瞬间不断叠加再叠加;你只要细细一想就知道,就算叠加地再多,这支箭在飞行的每一个瞬间,它也是不动的,所以,飞矢不动。
亚里士多德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在《物理学》第四章第十一节,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性分析说明,时间不是运动,所谓「现在」,其实是让运动有了前、有了后,时间让运动变得可以计算、可以计数。
刚刚芝诺「飞矢不动」理论有个前提,就是芝诺把时间看做是香肠,香肠可以切得很薄,连起来就是一整根香肠。
亚里士多德运用理性说明,每一片香肠,无论多薄,都是独立固定的,而时间是连续的,不存在不可划分独立固定的「现在」。
时间不是香肠,时间不是由一大堆「现在」连起来的东西,时间不是组合体,所以芝诺的论证当然不成立。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推理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请注意,他的推理跟芝诺的区别,不在于三段论的推理过程有差异,而在于他跟芝诺对时间的定义有差异。
就是说,就推理过程而言,这事儿全人类都没啥区别,但是,作为推理基础的基本概念,这事儿地球上的人类相互不认同。
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一定对吗?爱因斯坦已经证明,亚里士多德确立的时间概念,是有问题的。
在当代科学家眼中,世界完全可以不必须按照你我这些大众眼中的模样去审视,太阳不是绕着地球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