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节 《主体解释学》:希腊化时代的修养学系统(第1页)

《主体解释学》这本书在第一天的第二个小时,就明确了本书的基本工作在于说明三个阶段:

第一,苏格拉底-柏拉图阶段;

第二,公元 1-2 世间阶段;

第三,公元 4-5 世纪,基督教向禁欲主义转向的阶段。

福柯 12 次课程中,第一次算是开篇,开始进入第一阶段的解读;然后第二次两小时的课程,完成了对历史第一阶段的描述;后面 6 次课程,全部在解读第二阶段;最后的 4 次课程,虽然说是讲基督教禁欲主义历史阶段,其实,经常拿第二阶段的内容来比较,用来说明禁欲主义的不一样。

所以说,公元 1-2 世纪的阶段,肯定是福柯关注的中心。

福柯是故意这么做的,第七次课堂也就是 82 年 2 月 17 日第一个小时,福柯说,这三个阶段体现三种模式:柏拉图模式、希腊化模式、基督教模式。

福柯认为,对于柏拉图模式与基督教模式,大众比较了解,而对希腊化模式,西方人基本没关注。

啥是柏拉图模式?简单地比喻,就好像政治思想工作,苏格拉底跟你聊聊天,说说话,结果,你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了,精神提升了。

怎么提升的?苏格拉底从来不强迫灌输任何知识,都是在聊天中,你自己受到启发,你自己想明白的,所以,这种状态,就好像是自己从心中回忆出来的。

所以,福柯说,柏拉图模式就是「主体自己回忆自身存在」的模式。

啥是基督教模式?咱们中国人不太熟悉,但是西方人身边就是教堂,天天接触,比较了解,所以福柯没细聊。

简单说,就是禁欲主义。

对基督徒来讲,《圣经》中的启示,那就是真理!既然啥是真理很明确,那么,基督徒应当怎么办?很简单,检查自己灵魂到底哪儿不合格呗。

对自己的灵魂,每一个思维过程,一点点去挑刺、去找毛病,否定过去,抛弃错误,迎接新生。

所以,福柯说,基督教模式就是「主体注解自身」的模式。

这种模式,不是没有各种修行的技术,但是,一切技术都是面向未来迎接新生,也就是说,要否定过去。

那么好,人类只有否定过去才能进步吗?当然不,明明可以在继承中完善自我,干嘛必须简单抛弃过去呢?福柯说,希腊化模式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前后两种模式的第三种图式。

希腊化模式特别强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