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人类精神,是一体的两面,不能讲思维模式决定语言模式,也不能讲语言模式决定思维模式,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精神始终跟语言同在,水乳交融、不分彼此,这是一个基本客观现实。
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洪堡特在书中第八章讲了一句话:「语言必然既属主体,又属客体,它是整个人类的财产」。
就是说,语言既具有内在性,也具有外在性。
啥是内在性?可以说,这是洪堡特的基本立场。
在他的书中,第三章名为「对人类发展过程的总的考察」,很显然,洪堡特特别重视语言的历时性,也就是说,他特别重视从时间长河的角度考察语言的本质。
他说:「语言产生自人类的某种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出自人类维持共同交往的外部需要,语言发生的真正原因在于人类的本性之中」。
我本人特别认同洪堡特下面这个论断,他说:「在远古的某个时期,除了语言尚不存在任何文化」。
这话讲得特别对,当嗷嗷叫的猴子向人类进化的时候,当然是语言首先诞生,没有语言,谈不上任何其他文化的诞生。
那么,语言是怎么诞生的呢?很显然,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语言当然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而且,它还会伴随人类的文明历史,继续变化、继续发展。
你看,语言就好像拥有生命的活体,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生长。
既然如此,推动这种生长的根本力量是什么?很显然,除了人类的内在精神力量,不可能是其它的力量。
洪堡特讲,精神力量在远古的人类那里,都是内在的。
因为大家还不会说话嘛,所以,感觉、欲望、思想、决心等等,都只能在自己肚子里打转转。
这些内在的精神,最早,只能通过行动以及乱吼乱叫,这样才能表达出来。
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随着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就像鸟儿的鸣叫一样,心灵的内在认识,形成对外的有效表达,这就是语言了。
每个民族的内在精神,都需要向外表达,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
洪堡特讲,每个民族的具体语言,显然依赖于它们所属的民族,但是,人类的语言,是自主、自发地产生的,上帝都不能阻止。
洪堡特在第八章中,探讨了语言的一般性质和特点,大讲特讲思维与语言的内在联系,甚至在第十章第十一章的标题中,使用了「内在语言」这个词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