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节 《斐洞篇》:活着就是练习死亡(第1页)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轴,大致是怎样的呢?我计划跟您聊三个点:

第一点,苏格拉底相信,活着的任务,就是练习死亡;第二点,苏格拉底开创的西方哲学思想主线;第三点,苏格拉底开创的生命幸福学说。

在此之后,我还会立足苏格拉底的学说特色,进行东西方文化的简单比较。

这一次,我来聊第一点,苏格拉底著名的「练习死亡」学说。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为什么主张「活着就要练习死亡」?根本原因,是因为苏格拉底信奉灵魂不灭。

灵魂不灭,构成了《裴洞篇》这部书的主题。

《裴洞篇》这本书的内容,是裴洞这个人给他的朋友描述苏格拉底死亡当天的整个过程,重点讲苏格拉底人生最后时刻宣扬的思想。

裴洞在苏格拉底被执行死刑那一天,去见了苏格拉底。

自从苏格拉底入狱以来,雅典政府一直允许他的朋友每天都去见他,结果让很多想看笑话的当权派失望,苏格拉底仅仅单纯跟朋友们继续探讨哲学,他拒绝了各种赎罪或者越狱的计划,坚持等待死刑的来临。

裴洞在苏格拉底死刑的日子,一早就赶到监狱,柏拉图那时候生病了,没能去跟苏格拉底送别。

当天在场的苏格拉底的亲友或者学生,有十多个人。

苏格拉底坦然调侃自己的死亡,大家希望他多说点,于是苏格拉底首先明确讲,死亡是件好事,但是,自杀是绝对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灵魂最终的所有权,在神灵手中,苏格拉底讲,自杀这种刻意让自己死亡的行动,是对神灵的真正不敬,当然是不允许的啦。

苏格拉底是什么秘密宗教的信徒吗?怎么还信仰起神灵了呢?

其实啊,一样的话,百样地说。

苏格拉底嘴中的神,和神神鬼鬼的神,那可不是一回事。

第一,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娜庇护的雅典,不可能直接去质疑神灵的存在。

第二,苏格拉底本人平常有时候神神叨叨的,他本人的人生经历中,存在某些神秘的生命体验,他把他感受到的力量,也称作「神灵」,但是总体上看,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罪名之一就是不敬神,这一点并不冤枉。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柏拉图另外一篇作品《斐徳若篇》中,那里的苏格拉底明确讲:

「至于『不朽者』之所以叫做『不朽者』,却不是人类理智所能窥测,我们既没有见过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