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节 《哲学的抚慰》:作为生活方式的宗教(第1页)

《哲学的慰藉》内容中涉及的是基督教,所以我从这件事聊起。

初次接触基督徒的中国人,往往会听到一个词:传播福音。

啥是福音呢?如果一位基督徒向你我传播福音,你我听了半天,可能往往都搞不明白。

一脸懵的中国人,往往听到的,就是某位传播福音的基督徒,大讲特讲耶稣如何如何被钉上了十字架然后复活了,还有其它的一大堆的故事,至于福音,刚刚讲了吗?是个啥呢?是一句咒语吗?还是唱了个歌呢?完全没搞明白,绝对一脸懵。

如果这位传播福音的基督徒恼火地说:我不是告诉你耶稣复活了嘛!这就是福音啊!你我可能会发晕,他复活了,就是福音吗?他复活关我啥事?这难道不是讲故事吗?这跟其它的故事有啥不一样吗?

没错,最起码在中国,往往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基督徒们告诉你我耶稣复活,这就是在传播所谓福音,中国人把这件事儿,往往当做是听了一个神仙故事。

而且,还拿它跟济公、孙悟空比较比较。

甚至有人觉得,耶稣怎么没有七十二变呢?还是《西游记》好听嘛。耶稣的这个故事,似乎一般般嘛。

原本在西方很震撼的事情,跑到中国来就不灵了。

为啥呢?因为中国人很早就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长生不老直接肉身成仙才牛,死了再复活,仅仅只能算低一等的「尸解」,当然本事只能算是一般般喽。

哎呀妈耶,估计教父们碰到这种情况,真的要哭死。

事实上,这样子看待基督教文化,确实是把基督教看低了。

基督教主张的,其实是一种灵魂的生存方式。《哲学的安慰》这本书,整体上就是在讲这件事情。《哲学的安慰》全书的主线,是哲学女神跟波埃修的对话,整体分为五卷。

当时,波埃修已经被关进监狱受尽折磨。

希腊罗马中的艺术诗歌女神,有很多位。第一卷中他写到,这些女神们,围绕着他,帮着他把书呆子的感伤,哀嚎着化作诗歌。

结果,诗歌引来了一位陌生的女神。这位新来的,很厉害,直接把缪斯们赶走,然后自己独自念诵诗歌。她念的啥诗歌呢?内容是感慨,感慨波埃修认不出她这位老朋友了。

经过女神的提醒,波埃修回忆起来了——这位,是他年轻时就一直追随的哲学女神。

于是波埃修就向哲学女神诉苦说:年轻时您教导我「当跟随上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