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依靠逻辑理性完成的认知判断,也就是依靠逻辑推理看见真理;第二,依靠感觉体验完成的非理性认知判断,也就是依靠直觉体验看见真理。
宗教对灵魂的庇护,源于非理性认知判断给出的价值与意义,源于直觉体验。
而且呢,灵魂对于这种直觉体验的需要,不可能用推理逻辑替代。这样一来,就很麻烦了。
灵魂必定活在价值和意义之中,同时呢,偏偏灵魂活着所需的价值和意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非理性。
这种情况,岂不是说,灵魂的庇护所,注定是四处漏风的吗?岂不是说,不可能存在最强力、最完善的灵魂之家吗?
其实呢,并不是这样的,最强力、最完善的灵魂之家还是有的。
如果能确保,让理性全面安检自己心灵中的所有认知判断,那么,这个灵魂的庇护所,就能够经得起各种各样的风雨,就能变成灵魂的终极庇护所,无惧一切。
哲学,始终尊奉将理性当做灵魂的最高裁判。
灵魂的庇护所,只有依靠哲学,才能面面俱到,才能最强有力。
既然如此,凭什么这样子来高度评价哲学呢?我想分两点来讲:第一点,哲学对灵魂的庇护,何以可能;第二点,安放灵魂的方法。
第一点,哲学对灵魂的庇护,何以可能?
灵魂的庇护所,只能由价值与意义来搭建。但是,这些价值与意义,并不仅仅是理性逻辑推理判断出来的。
至少,还有「审美」这种非理性的特种认知判断。
事实上,审美认知判断和宗教认知判断,虽然它俩可以统称为直觉体验,但是,它俩的内在机理不一样,它俩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东西。
审美判断,体验性更强;而宗教给出的终极价值判断,主观性更强,更靠某种特殊的感觉。
为啥说宗教机理的主观性更强呢?因为,宗教所判断的对象,往往是不可知领域。
都不可知了,除了主观上多依靠感觉来给判断,还能怎么样呢?当然是更偏重主观一些,更偏重感觉一些。
灵魂的庇护所,整体上看,至少需要依靠三类认知判断来搭建:逻辑判断、感觉判断、体验判断。
逻辑判断是理性给出的,感觉判断、体验判断,相对非理性,相对更直觉化。
请注意,所谓「非理性」,就一定等同于「不合理」吗?恐怕完全不能这么说。
要知道,很多科学发现,就是源于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