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缕灵魂,当自己觉得,自己的灵魂应当如何如何去活的时候,或者说,自己的灵魂活着就不能如何如何的时候,灵魂就真正诞生了。
这个情况,本质上就是「华夷之辨」问题。
「华夷之辨」是灵魂最私密的问题。当「华夷之辨」这个心灵最私密问题显现出来的时候,任何人必须找寻安放灵魂的方法。
首先,要懂得如何救赎自己的灵魂;其次,才能确保自己的灵魂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灵魂,让它不断向上。
既然如此,如何救赎自己的灵魂呢?要知道,任何已有的思想和理论,对自己而言,都是外在的,都永远只可能是灵魂的工具。
自己的灵魂如何抉择,纯粹是灵魂自己的事情。如何抉择?简单粗暴地讲,有三种道路。
第一条道路,跟着感觉走,当鸵鸟,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这样办,可靠吗?
第二条道路,让体验引导自己,当浮萍,似乎有所依据,但是这样办,真能解决问题吗?
第三条道路,让理性审视安检,让心灵彻底认同,这样办会非常繁琐,但是,灵魂最安稳。
安放灵魂的方法,一共有这三种。
我认为,其中让理性主宰灵魂的道路,才是真正可靠的道路。
《哲学的慰藉》这本书,或许有思想上的瑕疵,但是,基本上,这是一条让理性主宰救赎灵魂的道路。
这种无上推崇理性的救赎之路,正是所谓哲学的道路。
波埃修书名中主张的「哲学的慰藉」或者说是「哲学的安慰」,这是真正救赎灵魂的办法。
只有哲学,才能为灵魂提供遮风挡雨的终极完美庇护所。
为啥这样讲呢?我想结合波埃修本人作为例证,对哲学安慰的这种效果,进行解读。
下面,先看波埃修本人的情况。
在我看来,波埃修的前半生,太顺利了。那个时候,他其实并不需要哲学的安慰。
他出身的家庭,是执政官之家,相当于宰相门第。年纪轻轻,就被大富贵的人家挑中做女婿,顺顺利利,自己做到了执政官的高位。
波埃修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也都很成才,也都当了执政官。如果不是国王认为他要谋反,波埃修绝对一辈子大富大贵,完全不会变成阶下囚然后被处死。
在这个前半生中,波埃修确实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啥知识都懂,希腊罗马哲学的素养,当然也不在话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