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认为,所谓神,不是人格的上帝,而是客观存在本身。
所谓天意,必定是必然性本身。人类的理性,不是根源于人格神,而是根源于这种客观必然性。
既然如此,理性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模样呢?换句话说,理性有啥具体功能呢?
斯宾诺莎在书中第二部分的内容中谈到,有三件事情很重要:
第一件事,理性必定能够认知世界;
第二件事,与「认知」相关的四种情况;
第三件事,理性能够认知必然性,换句话说,理性能认知作为最高真理的所谓「神」。
「理性必定能认知世界」,这句话所肯定的事情,在当代很多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这种评价,这就好像大白天生活在阳光下,忘记了黑暗的感觉。
事实上,当代人感觉中的理所当然,正是斯宾诺莎为你我开创的结果。
现当代的人类,无论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有一个主流常识。这个常识认为,人类是宇宙中众多的现象之一。
既然人类的大脑,会冒出精神现象来,那么,这个主观精神现象,当然是宇宙中种种物理现象的结果之一。
宇宙现象多了去了,没必要把主观精神现象看做高于其它现象,平常心对待人类自身的精神就可以啦。
只不过,主观精神就是人自身的现象,是能动的。精神活动起来,就能开展科学研究,就能认识客观世界、发现科学规律。
然后,人类就可以拿科学规律为自己服务,上天入地,吃香的、喝辣的。
客观地看,这无非是精神现象转动的机能罢了,精神现象跟其它宇宙现象相比,没啥本质的不一样。
这个情况,似乎理所当然,似乎一直如此。
事实上,这种情况,仅仅是现当代的主流常识;过去人类的常识,并非如此。斯宾诺莎时代的人们相信,上帝创造天地,最后才创造了人类。
所以,人类是上帝的宠儿,人类是宇宙中的特殊玩意儿。人们相信,对于上帝,人类不可能彻底理解。
为啥呢?因为女孩的心思都很难猜,更何况上帝的心思呢?所以,理解上帝这种事情,这就是凑合着玩玩的事情。
「唯有信仰,才是根本」,这种说法才是斯宾诺莎时代的主流常识。
简单地讲,这种常识认为:有一个人格化的至上神,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
至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