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四讲,我为您浓缩了柏拉图对「灵魂幸福的可能」所做的探讨:幸福是否可能?幸福如何可能?幸福之路何在?幸福的判定可靠吗?
其实,柏拉图对这四个问题的探讨,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在讲:真正幸福的人生,就是哲学式地活着,哲学式地死去,灵魂不断向上,始终坚持灵魂正义的纯粹性。
如果用一句话讲,那就是:想真正幸福,那就要做个哲学家。
就是说,苏格拉底开辟了面向灵魂的道路,而西方人灵魂向上的阶梯,具体是由柏拉图搭建的。
不过呢,你会发现,对于「想幸福就要当哲学家」,如何具体去做,虽然我计划浓缩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时候会聊到它,但是这一次,我并没有为您正面浓缩。
我为什么这样处理呢?因为,对于这个思想,我有三个看法:第一,特别有价值,第二,特别「不靠谱」,第三,特别有启发。
先说第一点,为什么特别有价值呢?因为,柏拉图给出了抉择人生幸福道路的完整答案。
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三个文化搞定了这件事。
每个人,生而追求幸福。但是,幸福是什么?真的有幸福还是永远只是梦想?如果真有幸福,谁能拥有?如何实现?如何维持幸福不丢失?
重要的是,死去原知万事空,死亡来临的时候,你生前所做的所有努力,还有价值吗?还有意义吗?
活着的幸福,怎么就不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呢?所谓幸福人生的道路,能否经得起活着与死亡的双重考验呢?
请注意,这是一些完全单纯面向个人灵魂的问题。每个心灵,都是孤单的孩子。
究竟应当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呢?
《理想国》给出的答案,虽然很多现代人对其具体内容相当不满意,但是,《理想国》深入灵魂的最深处,直面这些问题,而且还给出了理性的回答,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今天人类文明的高度,全部都是在公元前「轴心时代」建立起来的。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的代表。
他们为什么能拉升整个西方文明的高度呢?不是因为他们毫无破绽,不是因为他们绝对正确,而是因为,他们开辟了走向真正幸福的道路。
他们对实现灵魂真正幸福的思考,至今仍然是每个灵魂不得不去求教的宝藏。
正因为这样,他们的思想,才被尊称为哲学。
哲学,是面向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