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节 《主体解释学》:把自己变成真理(第1页)

但是这就是现实,西方现代哲学已经发生「语言学转向」了,当前中国大多数人没感觉。

福柯所说的「真话主体化」,其实立足于这个大背景,在当前的西方文明看来,语言并不仅仅是工具,它本身就是真理的体现。

这种看法,特别像是《圣经》创世纪第一章讲的:「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语言是现实的力量,人类大脑中的语言,跟上帝说话一样有威力,并不是空洞的声带振动,它就是真理本身。

福柯所说的「真话」,指的就是真理。

如果你的心灵能够说真话,意味着你的思维运转,直接就等同于真理在运转。

所以在福柯看来,希腊化模式的各种修身,就是追求灵魂进步起来、成长起来、完美起来,让灵魂的运转越来越与真理的运转同频一致,让灵魂变成真理本身。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灵魂还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所以,把真理变成自己,或者反过来说,把灵魂变成真理,这当然是哲学苦修的核心目标。

这种精神状态如果实现,人的存活状态,就会变成孔夫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身心活动,随便运转,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完全合理。

这当然是「关心自己」的最高境界嘛。

以上是第一点,把自己变成真理,这是苦行的核心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怎么办?福柯总结出希腊人「听说读写」四大途径,这是苦修的第二点内容。

这里的「听说读写」,也是一种比喻,可别误会成了学英语那种。

既然语言就是真理,所以,不要把语言仅仅当成人类交流的工具,而是要抓住其真理性本质,透过折腾各种「听说读写」的过程,抓住语言的本质、抓住真理。

例如「听」,福柯认为有三种「听」的能力,是需要通过训练才能掌握的:其一,沉默;其二,全身心的态度;其三,注意力。

福柯说,沉默这种能力的训练,在西方流传千年,毕达哥拉斯派就要求,凡是加入的新成员,必须保持长达 5 年的沉默。

当然了,这 5 年里也不是完全闭嘴,但是,所有学派内部的教学、讨论,你都只能当听众,一句话不能说,而且不允许记笔记,只能完全靠记忆去争取掌握学派内部的思想。

福柯发现,这种训练至少延续到 1940 年,儿童的教育,基本上是从学会沉默开始的。

一个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