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立刻行动:如何从「内耗」通往「产出」(第1页)

人无法获得能量感的最大原因是:行动不足。

大脑空转、思前想后、自我怀疑、后悔不迭……这些都不是「有价值的行动」,是偷走你内心能量感的小偷。

所有想建立能量感系统的人都必须分清「大脑空转」和「行动产出」的区别,学会让自己停止内耗的方法、学会如何从「无意义的内耗」转为「有意义的产出」。

1. 长期大脑空转、缺乏行动会导致什么后果?

长期缺乏行动对人最严重的影响是「习得性无助」——你会进入一种慢性的思前想后、犹豫不决、迟迟不动手的人生状态。

面对机遇和挑战,你的第一反应是「僵住」,是自我怀疑,而不是迎上做改变。

没有什么比「习得性无助」更能吸走一个人的能量,它会导致以下结果:

  • 即便面对不那么重要的选择,你也会习惯性地感到犹豫、紧张、思前想后;
  • 你的自我效能会慢慢降低,直到你不敢尝试任何新事情;
  • 你会越来越害怕失败,害怕面对真实的自我水平;
  • 你会觉得对未来缺少希望
  • 你会对自己感到挫败
  • 你容易感到萎靡不振,精力不足

人在长期的忧虑状态下会患上慢性忧虑症——即你会把生活中本来不需要忧虑的事也看成是需要忧虑的事情,你的忧虑敏感度会增加,对现实中真实困难度的判断力会降低。

例如,有一项关注在读博士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由于很多博士生长期处于为毕业和找工作忧虑的状态,导致他们在毕业以后很长时间依然比其他人更容易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感到焦虑、不快乐、有压力。

当你的身体习惯了某种焦虑的状态,你在遇见一件困难的时候第一反应就不再是「我该怎么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去除焦虑」,而是进入僵住状态,让自己沉浸在焦虑、自我怀疑、自我攻击之中。

你的「大脑空转」看似在帮你筹划未来、权衡利弊,其实却为你在脑中建立其「困难极为巨大」的景象,一次次让你看到你受挫的场景、坚持不下来的场景、失败的场景,让你还没面临真正的困难就感到压抑、无力、没有希望。

任何对困难的评估都是基于自我能力而展开的,把困难想象的过大同时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