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皇帝养子32(第1页)

同一年,新帝开恩科,光选贤才,文煜下场应考,得中进士,尽管名次靠后,但是游岚对这个结果已经十分满意了。

同届中进士的,还有当年御宁宣在宋家村结识的好友张思茂。

张思茂本身就十分具有读书天分,再加上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勤奋程度,他很快就追赶了上来,甚至超越了大多数人。

这一届的恩科,他虽然没入三甲,但是成绩也是进士第八名,一个十分吉利的数字。

大御建国百年,张思茂是寒门子弟取得进士成绩最高之人,一时之间,张思茂成了寒门青年学子中的领军人物。

御宁宣将他们一个安排在了工部,一个安排在了吏部,算是人尽其用。

这些年御宁宣和两人的联系十分的紧密,自然知道两人所长。

文煜喜欢种田,同时对一应的民生用物都十分的上心,工部可以让他充分发挥所长。

而张思茂则在识人用人方面别具慧眼,再加上刚正不阿的性子,在吏部,他很放心,两人都是他的心腹,同时也是他的兄弟。

有他们两人在工部和吏部,御宁宣十分的放心。

另外,让所有人惊讶的是,同一届中,竟然出了许多的寒门学子。

寒门学子的数量和世家子弟的数量虽然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已经是大御建国历史上寒门学子中进士比例最高的一次,足足比之前第一的历史高出了三倍。

无数人猜测,这或许是一个信号。

事实上也果然如此,这一届的恩科之后,御宁宣大胆的启用寒门进士,安插到了不同的重要部门,将之培养成自己的力量。

而世家子弟,待遇则大打折扣,昔年中闲差肥差都是他们的,但是今年,不是把他们安插到了又苦有累的岗位,就是干脆让他们赋闲不与使用。

御宁宣的举动再次引起了朝野震荡,反对声愈演愈烈,甚至有大批的老臣跪在宫门口请愿,坚决不肯认下这种区别待遇。

可是御宁宣想做这件事已经很久了,准备的十分充足。

这些老臣想要跪着就跪着吧,反正外面顶着大日头汗流浃背的人不是他,言论什么的,他干脆避而不听,一副你们拿我怎么办的样子。

连朝臣们最大的杀招集体辞官,都被御宁宣轻松接下了。

他们想辞官是吗?好,他全部准了,正巧这些年,他储备了不少的人,还有这一届录用的寒门学子们,他手上的人足够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