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如何提升你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效果?(第1页)

归根结底,其实是这两个问题:

00001. 如何从阅读受益,而非读过就忘。

00002.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一、如何从阅读受益

想单单通过阅读进行学习,效率是极低的。

原因是,我们阅读的过程,是「视觉识别文字-进入工作记忆-对文字进行理解-识别下一段」往返循环。

这个循环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大脑来不及将读到的内容内化,使其进入长期记忆。

所以,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你记得的往往只有一小部分,随着时间推移,会更少。

大脑的本质跟肌肉是一致的。重复了多次的动作,才会留下记忆。大脑对一个东西调用的次数越多,它就会被大脑放在越浅层的地方(优先级越高),越容易被大脑调用。

所以,想将阅读的内容内化,靠的是重复,而且是消耗认知资源的重复。换句话说,就是对其进行深度加工。其目的是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使大脑更容易调用那些我们需要的内容。

详细来说,则有三种方式:

00001. 带着问题阅读

一般的阅读,看到就过了,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思考。而带着问题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读到的内容。

当带着问题时,你会更容易注意到跟问题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会更容易进入你的意识。

同时,你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它们进行分析、对比和思考,运用它们去解答问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其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

00002. 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是指,把你当下读到感兴趣的内容,跟你记忆中已有的认知联系起来。

人的记忆可看作由一个个「节点」组成的网络,每一个节点都延伸出不同的「路径」与其他节点相连。路径越多,节点也就越活跃,越容易被大脑提取。所以,建立联系的本质,就是扩充节点、增加路径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作用,是将你通过阅读学到的东西纳入知识体系里,方便检索和提取。同时,通过扩充「路径」,提高其优先级。

应用

应用有两种方式:说出来,写出来。

这一点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是十分行而有效的方法。写出来同理。

原因是,阐述和写作,是「Learning by do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