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页)

姻状况,也保留了更多的殷商和东夷的习惯。

燕、齐、鲁、宋等国都有祭社的风俗习惯,尤其是燕、齐、宋为最盛行。鲁秉周礼,鲁庄公要到齐国观社和“矢鱼”,遭到鲁国一些大臣的反对。因为这祭社和“矢鱼”的活动,都是有关男女青年幽会的事情,鲁国已经不大实行了,而齐国却仍然还保留着这种殷商或东夷的风习。

齐国男女恋爱和婚姻关系也颇为自由。由于盛行“男从妇居”的婚制,所以女儿往往不出嫁,而是男子来女家生活。后世所谓“赘婿”,也就是这样发展来的。到春秋时,齐国的婚姻关系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群婚的因素。齐襄公的妹妹已出嫁于鲁桓公,但是襄公仍与她幽会。春秋时期,东方诸侯国中男女关系都相当紊乱,但是象襄公这样的行为倒是绝无仅有的。

襄公在位十二年,为公孙无知所害。襄公死后,国内贵族高氏和国氏拥护在莒的公子小白回国。另一派贵族则拥护在鲁国的公子纠。两方经过战斗,公子小白先回国就位。他就是著名的霸业开创者齐桓公。从他以后,齐国也兴盛起来,成为强国。

齐桓公的霸业周室东迁后,王室衰微。当时,北方的戎狄,越过太行山向东侵扰,从东北兴起的山戎也乘机扰乱燕齐边境。南方江汉流域的楚国也骎骎北上,在华夏诸侯看来,它也是蛮夷之一。在这样形势之下,中原各国岌岌可危。齐自太公时,始封于营丘,不久迁于薄姑(今山东博兴)。公元前690年,齐灭纪,接着又灭谭(今山东谭城)、灭莱(今山东黄县),它更向渤海以东发展。齐的国势不断趋向强大。这时鲁国常常受到齐的压迫而衰微下去。(公元前681 年齐桓公五年),齐伐鲁,鲁败,迫献地以和。鲁曹刿力争,齐才不得不归还从鲁国夺去的地方。从此齐威震诸侯,桓公始霸。

公元前663 年,从东北方向侵入的山戎攻伐燕国。燕国这时始见于春秋。它求救于齐。桓公救燕,经孤竹而伐山戎。齐桓公打败了山戎之后,便把孤竹也灭掉了。这时齐国的势力向北也有发展。前661 年,北方的狄人已经越过太行山,逼近黄河以北,于是侵卫(今河南淇县),侵邢(今河北邢台县),严重地威胁周王室和中原各国的安全。管仲因此对齐桓公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①齐桓公称霸所遵循的政治路线,后人总结为管仲这段话,就是“尊王攘夷”的理论根据,这在当时起了团结华夏诸侯的作用。齐桓公时,江南还有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