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页)

今人编辑史料《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五册(宋辽金部分) 邓广铭主编,辑录125 种著作,全面系统地分类选编最基本的史料原文,校点注释,信实可据。

《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编,收人物400 多,辑自500 多种著作原文,但引文常有误。

《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何竹淇编,从380 多部著作中,以事件分别辑录原文,大体齐备,间有考订。

《宋辽金画家史料》陈高华编,收录宋辽金画家87 人(内辽3 人、金6 人)(清厉鹗《南宋院画录》所录画家,大部分未收入本书),以人分编辑录史料。

《宋代吐蕃史料集》汤开建、刘建丽辑校,除《宋史》外,辑录各种史籍、文集、笔记、方志的史料。

第四节西夏史料西夏有专设的史官与修史机构。据夏仁宗时制定的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第十章《司次行文门》规定,夏国“史院”位列三品(中品)①。仁宗时担任蕃汉教授的大臣斡道冲,世代掌国史②。天盛十三年(1161),设立翰林学士院,任命焦景颜、王佥等为学士,修撰李氏实录。

西夏所修实录、国史都没有流传下来。史载西夏献宗时,南院宣徽使罗世昌“知国且亡,谱夏国世次二十卷藏之”③,未见传世。西夏末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入西夏后,收其“遗书”,其中当有西夏的实录、国史等史籍。据明人姚士粦《见只编》记载:“兰溪魏某,客华州王槐野祭酒家,见架上有‘夏国书’,凡阅三旬始遍。”又清人钱谦益《牧斋有学集·黄氏千顷斋藏书记》云:“庆阳李司寇家有西夏实录,其子孔度屡见许而不可得。”近人柯劭忞为戴锡章《西夏纪》所作序中有:“犹忆光绪辛巳(1881),予与福山王文敏公(懿荣)俱客成都。文敏言:有得西夏国史数册者,皆梵字也。属文敏购之,其人秘为鸿宝,不肯售。”据以上记载,西夏的史籍是逐渐散失亡佚的。

佚失的宋人所著西夏史籍,据今所知有孙巽《夏国枢要》2 卷,记西夏“兵屯会要,土地肥硗,井泉涌涸,谷粟窖藏,酋豪姓氏,名位司存,与夫城池之完缺,风俗之所尚”①。元修《宋史·夏国传》所述帝王谥号、庙号、陵名等,都采自此书。刘温润曾任鄜延都监,驻守延州(今陕西延安),著有《西夏须知》1 卷,记载西夏境内杂事,凡15 条目②。这两部书大约在清中叶时尚存残本③。此外,宋元人著作的西夏史书尚有存目而无撰者姓名的,有《西夏杂记》④、《西夏事实》、《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