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金银器是已知辽代金银器中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批,该墓共出土金器31 件、银器147 件③。主要有金面具、八曲金盒、镂雕金荷包、錾花金针筒、双龙纹金镯、缠枝花纹金镯、金戒指、金球饰、鎏金银冠、高翅鎏金银冠、金花银枕、金花银靴、金花银盒、金花银钵、银长盘、银唾盂、银托盏、银壶、小银罐、银粉盒、银器盖、银刀、银锥、银勺、银丝网络、银马具和金银带等。所有金银器共用金约1700 余克,用银约1 万余克。金器经鉴定,含金量达95—98%。
这批金银器种类繁多,制作精美,是辽代金银器中罕见的发现。器物的内容十分丰富,金面具两件、银丝网络两套,是完整的殡葬服饰,体现了契丹大贵族的丧葬习俗和等级制度。金银带饰保留了原状也极为难得,银冠、枕、鞋等在中原地区比较少见。
赤峰大营子辽驸马墓中出土的银高足杯、鎏金龙纹银碗、银壶、银托盏、银筷子、银匙、银锁、银马具、金带饰和各种金银饰件,皆出自当地工匠之手,器物按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设计,为辽代所特有的器物形制,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叶茂台7 号墓所出银鎏金镂花捍腰①,锤錾五个塔式建筑,塔身嵌琥珀、琉璃珠,地錾鸾凤纹。这种多层錾刻技术是唐代金银细工的发展。
西夏金银器宁夏灵武石坝出土一批包括碗、盒、发饰等的西夏银器,有的碗在内底以浅线錾刻卧牛图案,有的器物墨书意为“三两”、“三两半”的西夏文字,是有关西夏衡制的重要发现②。位于银川以西贺兰山东麓的西夏④ 巴右文、成顺:《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发现辽代银器窖藏》,《文物》1980 年第5 期。① 敖汉旗文化馆:《敖汉旗李家营子出土的金银器》,《考古》1978 年第2 期。② 项春松:《赤峰发现的契丹鎏金银器》,《文物》1985 年第2 期。
③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3 年版。① 辽宁省博物馆等:《法库叶茂台辽墓记略》,《文物》1975 年第12 期。② 董居安:《宁夏石坝发现墨书西夏文银器》,《文物》1978 年第12 期。八号帝陵,出土有金带饰、花瓣形镂空金饰、金扣边、金鞍饰、镶嵌绿松石鎏金银饰、鎏金兽面形银饰、银片饰、圆形带钉银片饰等。金带饰正面为高浮雕式凸起的葡萄纹;鎏金银饰作花朵形,花蕊镶嵌绿松石①。内蒙古临河高油房出土的西夏金器,除碗、盏托和大量饰件外,甚至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