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页)

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下)

丁编传记第一章拖雷阿里不哥真金第一节拖雷(附唆鲁禾帖尼)

随父征战拖雷(Tolui,1192?—1232),太祖成吉思汗第四子,蒙古人在他死后避其名讳,称也可那颜(Yeke-noyan,“大官人”)①,世祖至元三年追谥景襄皇帝,庙号睿宗②。母为大皇后弘吉剌氏孛儿台·旭真(borte-hujin,hujin源于汉语“夫人”),在成吉思汗众多后妃中地位最尊,主第一斡耳朵,生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被称为四曲律(kulug,“骏马”、“豪杰”)。成吉思汗还有第五子兀鲁赤(三皇后生)、第六子阔列坚(二皇后生),地位低于大皇后所生四子。拖雷为嫡幼子,按蒙古“幼子守产”习俗,拥有特殊地位。

拖雷当是出生于1192 年①。及长,常跟随父亲征伐,以勇于攻战,崇尚武功著称。成吉思汗曾对诸子各自的特点作过评论,说:“要追求勇敢、荣誉、武功、降国定天下的人,可到拖雷麾下效力。”重大事务都与拖雷商议而后定,称他为那可儿(nokor,“伴当”)②。1212 年,蒙古军攻金德兴府(今河北涿鹿)失利,拖雷与赤窟驸马(又译赤驹、赤渠)奉命率军往攻,奋勇先登,拔之,并掠其旁近诸城堡后退出③。1213 年秋,成吉思汗亲统大军再攻金,突破紫荆关,分兵三路深入抄掠。拖雷随父统率中路军,破雄、莫(今任丘)、河间、清(今青县)、献、沧、济南、益都等州、府,北还围中都(今北京),迫使金宣宗献公主、纳币求和。

1219 年秋,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国,抵其边城讹答剌(Otrar,今哈萨克共和国齐穆耳),分军略取各地。拖雷随父统率主力中路军直趋其腹心河中地区,1220 年2 月攻取不花剌(Bukhara),3 月克其都城撒麻耳干① 《史集》第2 卷《拖雷汗传》谓其称号为也可那颜和兀鲁黑那颜(汉译本页190),未言是生前或是死后的称号。“兀鲁黑”,突厥语意为大,与蒙语“也可”同义。最早记载这一称号的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汉译本上册页178)。波义耳认为应是死后为避其名讳而用的称号(《志费尼书中的蒙古诸王称号》,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9,1956)。《元史》卷七四《祭祀志》载,至元十三年改作父祖金神主牌位,睿宗主题曰:“太上皇也可那颜”。

② 《元史》卷一一五《睿宗传》:“宪宗即位,追谥英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