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此人相貌丑陋(第1页)

袁良得知王笙藏于长乐山上,欲用火烧他这十万大军,当即勃然大怒,扬言要把王笙大卸八块,实际却又裹足不前。

赵淮玉看得出袁良心中有所顾忌,于是故意放慢了脚步,继续听他与身边的谋士商量对策。

那谋士沉吟片刻后,道:“此时王笙驻扎在长乐山上,若是从高处以火攻我方大军,我军的确不占优势。”

“将军不如这样,让我方十万大军将长乐山团团包围,若是王笙从长乐山上冲杀下来,便杀之。”

“若王笙不敢下山,反正他也没有粮草,不出三日他定会饿死在这山头,将军无须多虑。”

走了一段路的赵淮玉听了这番话,顿时哈哈大笑。

袁良并无主见,原本听了谋士的话还觉得可行,如今赵淮玉一笑,立时让袁良方寸大乱。

袁良拉住缰绳,让身下的白马掉转了一个方向,对着赵淮玉的方向没好气的问:“喂,你笑什么?”

赵淮玉悠悠转过身来,道:“我笑这位先生真乃奇才!”

听到这里,那谋士挺了挺胸膛,正是一副分外倨傲的神态。

岂料赵淮玉还有后半句话:“先生几句话差点断送了十万大军的性命,难道不是奇人?”

袁良面露茫然,那谋士则涨红了脸,争辩道:“你此话何意?难道我所说的计策不对?”

赵淮玉瞧了那谋士一眼,正义凛然道:“王笙驻扎山顶,虽无粮草,山上却有数不尽的野兽野菜,这还不算粮草?况且王笙登高望远,山下有何风吹草动他一目了然。”

“长乐山占地宽广,这位先生要让十万大军分散兵力,将长乐山团团围住,一则损耗士兵体力,二来是让王笙大军有可突围之机。”

袁良听后,有些不解:“若王笙下山,我全军火速聚集在一起,照样不会让他有逃跑的机会。”

赵淮玉摇头笑道:“平昌距长乐山仅有区区十里地,听说平昌侯又是定国公王笙的好友。”

“倘若平昌侯调动平昌的兵马,倾尽平昌五万大军与将军这十万舟车劳顿的兵马正面相抗,将军未必能够旗开得胜。”

闻言,袁良有些气恼:“那你的意思是,我就只能在此坐以待毙?”

赵淮玉仰头大笑:“将军在此坐以待毙,就不怕平昌侯已经率领援军在前往长乐山的路上了吗?”

袁良腮帮鼓起,脸色铁青的踌躇片刻后,方扬起手臂,下令收兵。

临走时,袁良的副将悄悄对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