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书斋相谈(第1页)

言至此,夏瑾话锋陡然一转:

“直至今日,夏瑾方知,大将军不仅在战场之上凭借谋略与武力,所向披靡,纵是于战场之外,亦是言辞犀利,令人叹服。”

夏瑾这一言语,在旁人听来,自是满满的对东方阔的赞扬与崇拜。

可东方阔心里却是门清,夏瑾这哪是在夸耀于他,分明就是明褒暗贬,笑话他一个大男人竟于大街之上,公然与一女子逞口舌之争,令人瞠目。

东方阔脸色一变再变,宛若调色盘,半晌,终于憋出一句:

“你随本将军来!”

尽与这丫头斗嘴,差点忘了正事。

言毕,他转身便行在前面,行了几步之后,回头却见夏瑾未有动作,他开口不耐烦的催促:

“还愣着做甚……本将军以名誉作保,对你并无恶意。”

东方阔琢磨着,夏瑾许是因与他女儿的过节,而对自己这一番行为心存疑虑,便又加了后半句。

深知古人对名誉的看重,夏瑾心下顾忌消散大半,迈步跟上。

夏瑾于东方阔身后不远不近的跟着,行了约莫半炷香功夫后,停于一书斋之外。

东方阔回头看向身后与自己相距两步有余的夏瑾,沉声道:

“随我来。”

言罢,见夏瑾点头应下,他便抬脚朝书斋内去。

夏瑾虽对东方阔所选之地点感到惊讶,却并未有过多疑虑,继续跟上。

书斋内环境清幽雅致,夏瑾随着东方阔,直接穿过书斋,进入后院。

后院比之前面,街道之上隐约的喧闹声彻底远去,极为静谧。

东方阔将夏瑾引入一布置简约的房间内,两人于屏风后的软榻上相对而坐。

“夏瑾,你可知,本将军这些年面对朝廷诏令,缘何辞而不就?”

“将军当是有自身之考量,夏瑾愚昧,不敢妄加猜测。”

有关东方阔辞官归野,拒不入仕之因由,夏瑾曾听吴班头提过几句。

但她并未忘记方才大街之上所发生之事,最后虽是她占了上风,但与一随时可能被启用的将军一次次的争论,终非好事,亦无必要。

东方阔似乎早料到夏瑾会如此回答,亦不逼她,凝默半晌,发出一声沉沉的叹息,缓缓开口:

“我与九年前因卷入谋反之案,而被夷灭满门的镇南大将军胡锋,出自同一军营,我俩秉性相投,私交甚好。

当韩熹文将一份名册与数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