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君侯指引青云路(第1页)

朱瞻隆安派好了朱安的教师,心下满意的对何尚书道:“我这些日来敦请何老,就是想让你做我的国相……”

国相掌管了藩地所有的政务和三品以下官位的任免,相当于朝廷中的宰相,伊王一提此事,众人全是惊心不已,不过以何尚书的资历,倒也确实能胜任。

何尚书早就知道此事,言不由衷的对伊王笑道:“我这衰年老朽,那能尸位素餐此等高位,王爷还是另选贤能罢!”

伊王捡出昔年旧事鼓励何尚书道:“何老昔年断狱判案,使清明无屈鬼,京师无冤讼,铁腕尚书之名令六部公卿震动,如此干才不起复,还有何人能为国相?”

何尚书心中自嘲“我酷吏之名远播千里,老而无后!还谈什么当年?”他从早年的强硬转为胆小怕事,也是与此有关,时常在心中浮起鬼神运命之念。午夜梦回之际总是冷汗透衣的惊醒。提起昔年往事便自心伤。

何尚书对伊王叹道:“既然王爷有意任用老朽,那我就勉力而为,但是官位我不接受,只是协助王爷处理些政务!”国相这个官位像是热芋头,有些烫手,他还得适应一段时间。

王爷呼人摆上了筵席,来庆贺何尚书的复出,也算是对孟义山的谢师酒。

朱瞻隆与诸人对饮了几杯,便询问在席上如坐针毡的朱驹道:“我叫你去请严先生,事情办了没有?”

朱驹从梅园往这边来其实是有事禀报,被孟义山三箭一搅,便给耽搁了,此时才想了起来,懊恼的答道:“严文芳软硬不吃,那幅狂狷样子就别提了!”

高侯爷眼神一亮,询问道:“可是隐在严家巷的那位文芳先生?”

伊王笑了笑,说道:“正是他”,转问朱驹道:“你是怎么把本王的意思告诉严先生的?”

朱驹气愤的说道:“我面子给足,好话说尽,说父王想请文芳先生出山匡助,那个庶人好不无礼,拒收您的赠礼,又说自甘贫贱,不想为官家做事!”

王爷拿酒杯的手一抖,瞪着朱驹道:“你就这么回来了?”狠狠的看着这个没用的小子朱郡王给问的哑口无言,身后侍立的罗平海代他回话道:“禀王爷,后来郡王拿出身份,叱责严文芳的无礼,让他考虑清楚开罪王府的后果!到时候整个中州都没有他立身之地。”

伊王点点头,朱驹接过话道:“这狂人还是拒绝了,说早闻伊王结纳贤士,原来是这种威吓手段,他更不能出来为王府帮忙!”

孟义山听的纳闷,询问高昌泰道:“这严文芳是谁?倒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