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赤裸裸的「金融战争」,没什么道德可言(第1页)

狼群看到羊群的时候,猎杀肥羊是头狼独自一个可以做到的吗?

有时候,头狼也许只是负责了最重要的工作,比如带头找到目标。

索罗斯的大名在投资界应该是无人不知,但索罗斯在掀起亚洲金融危机序幕的时候,他的资金量难道真是可以强大到跟一个国家机器抗衡,或者是跟整个亚洲抗衡吗?

在 1992 年,成功押注英国将被迫让英镑贬值并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从而狂赚 10 亿美元,并声明「打垮英格兰银行」就是索罗斯。

资本看见巨额的利润时,如同狼看见鲜肉,怎么会轻易放弃?哪怕是面对国家机器。

1996 年泰国的人均 GDP 是中国的四倍,国内生产总值是 0.18 万亿元,跟索罗斯赚相比,国家机构拥有的资本可以说是十分雄厚,何况泰国央行还能自己印钞呢?

那么,为什么索罗斯可以成功掠夺国家财富,使得泰国经济元气大伤,经济几乎被拖垮呢?

这背后美元扮演了一个很硬的角色。

在二战以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一举成为了「世界货币」,石油交易都是使用美元,东南亚各国几乎都采取本国货币与美元相联系的汇率制度。

索罗斯量子基金负责东南亚事务的助手,在 1996 年向索罗斯递交了一份报告,他认为东南亚国家的情况与 1992 英国的情况有点类似,东南亚国家都采取本国货币与美元相联系的汇率制度,而且这个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尤其是泰国的钱泰株,长期以来,1 美元稳定在兑 24.5-26.5 泰铢,而且泰国在开放境外资本项目时没有对汇率制度进行相对应的改革。

索罗斯团队嗅到了「利润」的肉香味道,决定对泰铢发起一次试探性的攻击。

1997 年 3 月 3 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 9 家财务公司和 1 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官方都这么说了,还有不动手的道理?

于是量子基金开始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他们的举动也影响着其他游资以及储户在泰国进行大量套现。

索罗斯只是一个带头大哥,以他为首的手持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很多人的集体行动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

当然泰国中央银行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开始集结全国金融力量,在 5 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