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曾经的一个顽疾是「股权分置」,就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股权分为可流通的和不可流通的。
可流通的股份就是股票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一般只占整个公司股份的一小部分;不可流通的股份是由政府通过企业持有,也被叫做法人股。
股权分置的设立,就是为了避免股票市场当初建立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因为这种做法保证了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权还是全民持有的,用以说明即使是在上市公司,公有制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我们创造了「非流通股」,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套利机会,虽然建立了资本市场,但是严重地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后续发展。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产生不同股不同权,从而造成恶性圈钱、市盈率过高、股票市场定位模糊,不能有效与国际接轨。
全流通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积极发展。
中国加入 WTO,与国际经济日趋紧密,中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对外开放,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
有办法的人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法人,并且通过各种办法获得很便宜的「非流通股」。一旦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轨,这些人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
《股权分置试点方案》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一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将促进证券市场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有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其次,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可实现证券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定价机制,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使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利在长远;
第三,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使得改革试点的成功成为可能,这将提高投资者信心,使我国证券市场摆脱目前困境,避免被边缘化,其意义又在当今;
第四,股权分置解决后,一系列金融创新就会顺理成章推出,有利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产品结构,增加投资品种,促进资本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股权分置改革就是改革我国股市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把国有股、法人股等不能上市流通的股票变为流通股,保证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市有着重大影响,意义非凡,是对中国特色的股市动了一次大手术,并且手术非常成功。
在股权登记日,你买了股改的股票,就有权参加股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