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监管,意味着风险增大,巨大金融风险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与其风险爆雷后补救,不如预防。
蚂蚁金服上市没有成功,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结果,蚂蚁金服改了名字,经营范围也做了变化,剔除了与金融相关的项目,工商的名称也变成了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虽然蚂蚁集团还在,但再难恢复曾经的超级杠杆了。
我们社会鼓励发展金融的目的是什么呢?
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并不只是为了刺激消费,是为了流动性,是为了助力实体经济和大众就业。
但像蚂蚁金服的产品更多是透支了未来的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威胁到了中国金融的安全与稳定。
像类似花呗这样低于银行门槛的信贷消费,使用者大部分年龄比较小,这些人收入难以稳定,但却轻松获得花呗额度,这样会使得不少青年陷入过度消费之中,有些为了还款甚至被套路贷陷进灰色区域,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提前透支未来财富,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堵塞和坏账。
虽然蚂蚁金服称自己是科技公司,但它实际的业务性质归根到底还是科技成分含量不足。
从蚂蚁集团业务收入构成来看,到 2020 年上半年,蚂蚁集团超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营业收入来源于互联网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和其它创新性收入的占比明显不高。
此外,为了上市包装过度,很多似有若无的业务一旦破灭,大概率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蚂蚁金服虽说是全球公司,但其实它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中国内地,海外业务占比仅为 5%,
中国金融体系三大板块分割,所必然导致的渐进性改革结构性套利机会,是蚂蚁问题的制度背景。
蚂蚁首先获得了央行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业务许可证是为了加强对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并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发非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书。
小额贷款是以个人或企业为核心的综合消费贷款,贷款的金额一般为 1 万元以上 20 万元以下,办理过程一般需要做担保。
蚂蚁抓住此机会在重庆获得了小额贷款公司牌照。
小额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在中国其实主要是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合理地将一些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