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买股票很方便,如有银行账户,在手机上就可以操作了,而曾经买股票还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没有股票认购证还买不了。
不过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每份 30 元的烫着金字的淡绿色股票认购证,曾经还一度被疑惑。
刚开始的时候,买的人并不多,对于封闭的中国资本市场,「股票认购证」是第一次引进了基数众多的个人投资者,算一次非常大的改变。
一些银行还在门口设摊推销股票认购证,不过许多人对股票都不清楚,别说认购证了,还有些人虽然有些了解,但花三十元买个资格这事,还是下不了决心。毕竟那个时候大部分工薪阶层月薪也只有百十来块,三十元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如果摇号不中就泡汤了。
所以,当时银行甚至包括邮局的职工也常常为了推销这 30 元一张的认购证而犯愁,那时候铁饭碗也有 KPI,为了完成任务,很多大型国企的领导和银行邮局的内部职工都进行了摊派,大家硬着头皮买了。
而当幸运的人认购证摇号中签,可以认购股票的时候,这成本三十元的认购证的价格一飞冲天,在黑市中最高被炒到 8000 元;而当股票上市之后,其收益最高更是能达到好几万,这简直就是大家梦想的一夜暴富。
90 年代初的几万块非常值钱,那时候徐家汇的房价也就 1500 元每平米,也就是说,一旦幸运中签买到好股票,可以得到 10000% 的增值。
当然,如果没有中签,就不会有后面的一切了。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