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节 余额宝创新的源头,实际上是一种「利差套利」(第1页)

2013 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被普遍认为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理财元年」,同时余额宝还曾经成为「普惠金融」最典型的代表。

上线一年后,它不仅让数以千万从来没接触过理财的人萌发了理财意识,同时激活了金融行业的技术与创新,并推动了市场利率化的进程。

我们每次金融创新都是以市场化名义推动的。余额宝初期确实也在不断进入各种消费场景,为普通用户的购物场景带来更容易且便捷的变化。

2014 年以来,余额宝先后推出了零元购手机、余额宝买车等项目,让余额宝用户能够享受特殊的优惠权益,也看到了余额宝在消费领域的想象力。

到了 2015 年 3 月,余额宝又首创买房用途,这是余额宝在消费场景上的一次大突破,也是房地产行业首次引入互联网金融工具。

当时,方兴地产联合淘宝网上线了余额宝购房项目,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十大城市,放出了 1132 套房源支持余额宝购房:

买房者通过淘宝网支付首付后,首付款将被冻结在余额宝中。在正式交房前或者首付后的 3 个月,首付款产生的余额宝收益仍然归买房人所有。

这意味着,先交房再付款,首付款也能赚收益了。

余额宝被誉为是开创了互联网金融元年的产品,就是以利率市场化试水的名义推动的。

可是余额宝创新的源头,实际上是一种「利差套利」。

我们银行的存款利率分为大额存款利率和小额存款利率,前者远高于后者。假设大额存款利率为 6%,小额存款利率为 4%,余额宝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从小额存款者手中吸引大量资金存放到银行,获取 6% 的利息,并且以 5% 的利息返还给投资者。

这样一来,余额宝和小额投资者双双得益,余额宝赚到差价 1 个百分点,小额存款者亦比存银行多得利息 1 个百分点,因此只要余额宝信誉不倒,小额存款者便会大量涌入。

除此以外,余额宝也花大力气营造互联网金融场景,使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很值得肯定的创新。

因此很多人,选择把零钱、工资甚至是存款都存入了余额宝。

2017 年的时候,余额宝的规模曾达到 1.43 万亿,超过招商银行 2016 年的个人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而且随后它的增长仍然没有放缓的趋势,2018 年的规模更是一度高达 1.689 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