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我失业的那一年(第1页)

1

市五十七中斜对面有一家肯德基,朝西的那面窗户正好对着五十七中的大门。我点了一份套餐,坐在窗户跟前,看着红彤彤的落日一点一点坠落,时间流逝此刻对我来说就像凌迟。

今天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第一天,也是我参加考试的第三年,但我没进考场,当了逃兵。

太阳终于隐没在了天空里,我总以为太阳下山是落到地平线以下去,原来并不是,它在天空下降到某个高度之后,忽然失踪了。

冬天的霾很严重,起初我以为太阳是被我看不见的某座高楼挡住了,但等了好久也没见它再次露面,暮色四合,黑夜慢慢靠拢,街灯渐次亮起,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太阳下山了。

校园里传来了一阵「叮铃铃」的下课铃声,也许是我出现的幻觉,不过,很快我就看到黑压压潮水般考试的人群从校园里涌了出来,无声地宣告着今天的考试结束了。

我机械地收拾起东西,也加入到人群里,跟着他们穿过马路,上公交,回家。

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听到我回来,立刻抱怨上了:「都二十六七岁的人了,还要考研,等念完研究生都过了三十了!按我说,你考个公务员或者老师的不好吗?非得读研?」


我妈不会明白,考研是我逃离这个十八线小县城唯一的途径了。

我不想一辈子都困在这个小县城里,过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来自百度百科)。

我也是其中一员,而且是穷途末路那一种。

我生长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城市,教育资源有限。

平时模拟考分数在 560 分上下浮动,高考超常发挥,竟然考了 592 分,以班级第三、年级前三十的好名次,考进了一所还不错的一本院校。

甚至还上了学校的光荣榜,被学弟学妹们当成学习榜样。

等我到了大学里,才发现自己像待在井底的癞蛤蟆,我室友们当年高考成绩都过了六百。

这样的差距只是一个开始。

大四那年,我参加了校园招聘,千辛万苦进入了一家银行,成了家族里的骄傲,家里的亲戚朋友交口称赞:「你看春晓多厉害,家里没关系,还能进省城的银行!」

可是没有人知道我在银行过得多辛苦。

我们刚进去就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