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1949,战后之战:中共如何打赢的「两白一黑」经济战?(第1页)

1949 年 5 月 2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就在所有人都为解放军取得的巨大军事胜利而兴奋激动时,在时任上海市长陈毅的办公驻地发生了一件小事。

陈毅正在亲自用汤面招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同志。

为表郑重,他特别要求面里要加花生米、多放几滴香油。

陈毅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来人,即将在上海指挥一场我方从未打过的新型战争。

1949 年 5 月 26 日,上海市民发现,在城市外围剧烈的战斗交火声已经趋于安静,难得不受干扰地睡上一觉。

第二天清晨,下着小雨,一些逼不得已要外出的人,走出家门,走到街上后,就看到极为震撼的一幕:

在街道两边,不影响人们正常出行的地方,睡满了当兵的,这些当兵的衣着并不厚实。

有些因为湿冷,被冻得睡不着的,正抱着武器,依偎在一起取暖,还有些睡着的,缩成一团,在哆嗦打颤。

上海街头的解放军

上海街头的解放军

街面上有一些被之前国军征收各种费用砸烂门板的空商铺,还有一些住户已经逃走、门户大开的空屋子,但这些当兵的没有一个进到其中休息。

等搞清楚这些睡在大街上的军人,就是获胜的解放军时,有些住户善意地邀请他们进屋,给他们端来热腾腾吃喝,都被客气地拒绝。

上海是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的一座城市,虽然屡经战火,但因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即便是日寇入侵,也没受到摧毁性的战火波及。

兵临上海作战图

兵临上海作战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