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八百万边币奇案(第1页)

1943 年,在陕甘宁边区发生一桩奇案,八百万钱钞不翼而飞。

随着案件的调查,不仅引出贩卖烟土的案中案,甚至还发现这个案子和特务相关。

最后案件的侦破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前后累计找回一千万钱钞,还让人民群众亲眼见识到一个「神迹」:这些用纸印出来的钱钞,竟然是相互认识的,会自己聚到一起。

「神迹」传开,人民群众对党中央发行的钞票信誉度飙升,这也为我们的金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后面解放战争的胜利。

1.边币、神探

边币,全称陕甘宁边区银行币,是陕甘宁边区境内使用的官方货币。

1941 年 3 月 18 日,边币正式投放市场。

但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物质条件不好,印制边币用的都是边区自产的麻质纸,纸质差,不耐磨;印刷条件也不好,导致印制出来的边币质量也差,甚至时常连基本的厚度都不一样。

因为这些情况,导致边币的印制并不困难,一些反动派特务组织和没良心的民间黑作坊,就抓住机会,伪造边币,捣乱我们金融建设的同时,还以此获利。


大量假边币横行,让边区民众对于边币的信任度急剧降低,开始出现大范围拒用边币的情况。

我们虽然官方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确定边币为边区唯一的本位币,推广使用;对破坏金融的人犯严查,必须给予逮捕,视其情节轻重,必要时得枪毙一二人示儆。

但收效并不明显,主要原因还在于民众对于边币不信任,不敢用。

中央也知道如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还是需要提高边币的质量和防伪手段。

只是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各方面都捉襟见肘。这就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中央为此专门研究多次,都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

对此,毛泽东主席给出建议——老话讲:世间百毒,五步之内必有解药。遇到了和人民相关的问题,不要关起门来空谈,到人民中去,自然会有解决办法。

中央于是派出巡视组前往边区各处,实实在在地调研,寻找办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