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第1页)

说到阴戏和烧纸船的习俗,我想在这里插几句话,这跟我的小叔叔的故事关系很大,跟我之后遇到的一系列事也脱不了干系,所以必须先交代清楚了。

我们这儿的戏叫作阳戏,很多人都以为阳戏就是舞阳神戏的简称,指代的是一个地方的戏种,就好像京剧叫作京剧,是因为它形成于北京,昆曲叫作昆曲,是因为它发源于苏州的昆山。但实际上,阳戏不是一个戏种,也不是什么舞阳神戏的简称——尽管舞阳神戏确实是我们这儿最出名的阳戏。

所谓阳戏,只是我们这边约定俗成的一种叫法,是相对于阴戏而言的:在我们这儿,演给活人看的戏,就叫作阳戏,包括我的小叔叔唱的丧戏,那也是活人可以看的戏,这都是阳戏;我们这儿还有一种戏,是演给死人看的,活人不能看,就叫作阴戏。

过去像是年里头的大日子,阳戏和阴戏是都要演的。阳戏是娱人和娱神的,阴戏就是专门镇魂辟邪的,通常是在岸上搭棚演阳戏,在河上掌船演阴戏,这大概是因为水属阴的道理,也可能是因为演阴戏是不能被活人看到的,所以要避人耳目,把船开到远远的河面上去演,请神戴面一系列的活儿也都是等到把船划到了远处,到了岸上的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才进行的。所以阴戏演起来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几乎没有人知道的,历史上关于阴戏的记载也很少。究竟是什么人在演阴戏,为什么演阴戏就不能被活人给看到,也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关于这一点,我的奶奶倒是挺有自己的看法,她说,活人要是看了阴戏,跟死人一样被勾去了魂魄,魂魄被带到了阴间去,再也回不来了,不就变成了活死人吗?所以活人是万万看不得阴戏的。在我的奶奶看来,阴戏肯定是好看得不得了的戏,所以无论死人活人一看就会入迷,魂魄就会稀里糊涂地跟着演阴戏的阴船跑了。人们似乎有这样一种「偏见」,认为带点儿鬼气的事物要比一般的事物好看,比如我们说一个女人好看,就说她见了鬼的好看。其实不单我们这儿,全世界都差不多,但凡说到女鬼肯定是美女。)

一件事物,如果知道的人太少,就很容易消失在流逝的时间里,尤其是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过去很多传统手艺就是一脉单传,传男不传女,传着传着就失传了,我猜想阴戏大概也是这样失传的——关于阴戏的记载实在太少了,就连现代学者也很少能说出个道道来。我最近看到一个专门研究阴戏的日本汉学家写的文章,他说阴戏之所以失传,其实是因为经济原因,是因为某一年收成不好,到了过年的时候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