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用途都是你帮某些人解决某些问题,因此你得明白是哪些人,你得明白是哪些问题。
我们之前做的多多友想面向所有人,而面向所有人的问题是你不知道怎么推广,推广密度就非常的低。后来做校内就非常明确,我们就面向大学生。而且开始时就是清华、北大、人大三个学校,这就非常具体,所以产品就是帮什么人解决了什么问题。
当时做了很多尝试,证明产品一开始起步还是很重要的。2005 年 8、9 月份,我们觉得 SNS(社交网站)这个大方向还是正确的,但是不够专注,那时候也不是一下子想到做大学生的 SNS,当时想过两个细分方向,一个是小区为单位,一个是大学为单位。现在想起来大学比小区好一些。当确认以大学为单位的时候,我们就想推广活动。
校内真正上线后,我们决定了这个产品一开始做的推广活动。清华大学的每个系会有学生节,电子系的学生节就在十一月十几号。电子系是清华第一大系,而且学生节质量还蛮高,所以想看的人很多,那年的学生节是在大礼堂进行的,二层是不太坐人的,一层能坐一千个人左右。但是太多人想看,电子系本科生、研究生、老师、外系的,所以要去领票,后来还要抽票,我们当时找到电子系的学生会说,校内网可以赞助 3000 元钱。宣传材料上可以把校内网放上去,同时把学生节晚会的抽奖、抽票的活动放在校内网举行。现在回头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抽奖中了你是需要身份证明的,所以报名的时候就是需要填写真实姓名,否则即使抽中的话你也没法领这个票,所以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调。
创业贴士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