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位早期员工,在团队中贡献很大,也非常尽职。尽管不会犯大问题,但经常会虚报一些小钱。这样的人如何管理?
■ 干脆爽快点儿
农筠
[78]
认为每个月给他一定的额度,让他拿发票来报销(反正发票可以做进成本项里,公司也少扣点税),同时变动一下他的职务,升职或者设立个什么特别职位给他,省得别的员工觉得不公平。
让财务部门的人给他培训财务常识,让他明白底线在哪儿、擦边球怎么打,避免以后一不小心触犯法律,拖累整个公司。
有能力的员工难找,有能力又肯出力的员工更难找。他既然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其实更好控制和管理,你也懂得拿什么能留住他。
每个月给他划拨一定的额度,体现了公司对他的重视,面子和里子都有了,他的忠诚度自然就上去了。君不见,台湾地区一定级别以上的高官都有自己的「特别费」嘛,薪酬和能力一定要匹配。
个人觉得所谓「不能重用」的说法很幼稚,能力摆在那儿,你不重用这种人你去重用别的能力不强的人?你还能用谁?
看到有人建议狠抓制度、处罚员工什么的,忍不住心里冷笑啊!很多外企就是有这样的高管黑着脸坐在 HR(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的位置上,「为国外先进技术向国内传播做出巨大贡献」(引号是表强调,不是表讽刺)。这种僵化的思维也就是能用在流动性差的岗位(如公务员、公立医院职工等)或技术含量差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等岗位上了。别说现在衣食无忧的 90 后员工不吃这一套,我身边上有老、下有小的 80 后也没几个买账的。拿欧美人的管理学来管中国人?你以为现在什么年代啊?
换新人的代价是很高的,尤其当该员工在研发团队或销售团队里时,你把人惹毛了,人家转眼跳槽到竞争对手那边,还带走了关键资源,你能担得起这个风险?(不要跟我扯什么竞业限制协议,你把人家的面子和自尊心伤了,还指望人家遵守竞业限制?)
即使是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