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问:「地产下行的情况下,央妈会不会通过『大放水』,来救助楼市?」
我说:「各种报告中一再强调,『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所以不会有大放水!」
但老王不信,他觉得楼市是必须要救的,理由有二:
1)如果房价跌了,就会全面爆发金融危机,是不可承受之重;
2)如果房价跌了,财政怎么办?
我说:「现在不是已经在救了么?到处都在放松限购,又是降首付降利率,又是『一人购房全家还贷』!」
他说还不够,他觉得最有效的手段,是:放水? 通胀? 买房抗通胀? 越买越涨? 越涨越买……
这么多年以来,人们经历过太多次货币宽松所推动的房价上涨,也难怪老王会坚信,只要印钞机一开,立马便可以「一涨解千愁」。
但另一些人就显得忧心忡忡了,觉得要是再来一轮 「涨价去库存」,而自己又没上车的话,岂不是阶层又要往下掉?
可问题是:
1) 水,是真的想放就能放的吗?
2) 通胀,难道就一定会稀释债务吗?
3)面对通胀,如果决策者选择加息,岂不是要加剧还贷压力?
搞清楚这些问题很重要,因为如果水放不出来,那么想象中「一涨解千愁」就不会有,如果即将到来的通胀并不是来稀释债务,而是加剧债务的,那现在加杠杆买房,无疑就很不明智。
老王不解:「通胀稀释负债的事,我们过去都经历过,20 年前我爹买第一套房的时候,月供是 1000,当时压力也很大,因为我爹工资才 1200。但你看现在,1000 的月供还叫事么?通胀当然是稀释债务,怎么可能会加剧负债呢?」
过去的经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经验,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思维禁锢呢?它让很多人选择用「刻舟求剑」地方式看待问题。
必须要意识到,船是在动的,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
就比如通胀稀释债务这件事,它就有个很明显的问题——只有工资通胀,才能稀释债务!
物价通胀,最直接的作用是增加生活成本,是加剧还债压力,因为你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了嘛。
上述那些问题的结论,我会在文章末尾给出,而在此之前,我们要把这些问题里面所蕴含的经济逻辑给搞清楚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任凭风起浪,稳坐钓鱼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