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0 年前后,陕西扶风有个姓马的小康之家。
身为当过玄武司马的基层小官,一家之主马仲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抓得很紧。
他经常用祖辈的经验教训引导 4 个儿子:
「咱们老祖宗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马服君」赵奢,驰骋疆场、战无不胜,你们都要向他学习。
他有个擅长「纸上谈兵」的儿子叫赵括,嘴炮很厉害,办事不靠谱,你们要脚踏实地、凭真本事吃饭,可不能重蹈这货的覆辙。
虽然祖祖奶奶把咱的姓改为「马服」,又一步步简化成了「马」,但我们身上流着赵奢的血,千万不能给他老人家抹黑!」
马仲最小的儿子叫马援,长得眉目若画、英俊倜傥,是个妥妥的美少年。
他虽听得似懂非懂,但满眼都是小星星,整天幻想着成为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然而,天降大任前,先要受大苦。
马援 12 岁那年,父亲马仲中年早逝,被学诗造句磨得头昏脑涨的马援翻出学堂、扔掉书本,一脸决绝地打算离家出走、辍学打工: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思想开明的大哥马况对四弟的叛逆想法给予了充分理解:
小弟你身负奇才,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成就,咱们这小地方确实委屈你了!对什么感兴趣就大胆去干吧,哥在精神上支持你!
少年马援很兴奋,连夜规划了路线、做好了攻略、打包了行囊,只等天一亮,立马出去闯荡江湖、扬名立万!
可惜,生活总是充满意外。
马援刚跟家人道了别,前脚迈出大门,后脚大哥马况突然暴病而亡。
面对英年丧夫的寡嫂和嗷嗷待哺的子侄,他一夜之间长大了。
连失两大劳动力的马家不缺二世祖,缺的是顶梁柱。
哥仨约定,老二老三外出挣钱养家糊口,老四留下来照顾一家老小。
于是,马援暂时搁下了流浪远方的梦想,一板一眼地遵照礼制住在哥哥墓地守孝一年,并恭恭敬敬地侍奉大嫂、事无巨细地照料子侄,一时传为佳话。
当地政府听说这个先进事迹后,立刻按察举程序征召他加入基层公务员队伍,给了一个负责押送囚犯的督邮职位。
有了编制、衣食无忧,吃上皇粮、旱涝保收,也算光宗耀祖、很有出息了。
但年轻的马督邮初出茅庐、心质淳朴,对这份当时看似光鲜体面但藏污纳垢的工作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