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从投笔从戎到落叶归根:班超不为人知的过往(第1页)

公元 62 年的一天,陕西扶风郡的小衙役们突然接到一单大活。

当朝天子汉明帝刘庄亲自下诏,让他们去汉惠帝刘盈的安陵附近,缉拿一个红通要犯。

这可是通了天的大案,一辈子都不见得能碰上一件。

摩拳擦掌的衙役倾巢出动,把那间残旧不堪的乡村小屋围了个水泄不通。

简单侦察一下没发现什么异常,衙役们扛起强弓硬弩,配齐全套盔甲,硬着头皮破门而入。

值得庆幸的是,疑犯束手就擒,没有试图逃跑,更没有负隅顽抗。

但他们却稍稍感觉有点不过瘾,面前这个名叫班固的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完全没有流露出大奸大恶的一丝迹象。

四壁漏风的破房子里到处堆满了竹简,一件像样的利器也没搜到。

大炮轰蚊子,实在缺了点成就感。

但皇命难违,容不得这些基层神探去捋逻辑线,审案的事自有朝廷大员负责。

他们把犯人和书稿打包装上囚车,重兵押送到京兆监狱,任务就算完成了。

小小的扶风郡哪见过这么大阵仗,盏茶功夫,各种版本的谣言已传得满天飞。

囚犯还有个疑似是双胞胎的亲弟弟名叫班超,长得额头似燕、颈脖如虎,一副很不好惹的样子。

听说哥哥出了事,正在外给人抄书挣钱的他扔掉笔墨,一路小跑赶回家。

向年迈的老母亲、刚刚出嫁不久的妹妹班昭以及左邻右舍了解过情况,并实地勘察了哥哥的「犯罪现场」后,班超意识到:

老大「私修国史」的秘密东窗事发了!

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军国大事哪是一个平头百姓可以妄评妄议的!

万一哥哥扛不住严刑拷打,承认掺了私货,甚至编了图谶指桑骂槐,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他当机立断,登上一匹快马,直奔都城洛阳,请求面君鸣冤。

不知是找对了谁的门路,还是汉明帝心血来潮,欣然同意见他一面。

打了一路腹稿的班超入宫面圣后,不哭不闹、不卑不亢,把老爹班彪和哥哥班固持续几十年接力续写《史记》的励志故事,以及传播大汉声音、彰显大汉气派、宣扬大汉威德的写作意图,简明扼要地讲了一遍。

一边微笑倾听,一边随手翻着班固的书稿,识货的汉明帝认识到,书是好书,人是奇人,不应该埋没民间、闲置资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