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期,有个从出生一路传奇到盖棺的开挂宰相,名叫李泌。
他出身豪门,祖上有不少名噪史册的明星大腕。
太爷爷那一辈,动静闹得最大的是瓦岗寨领袖李密。
太爷爷的太爷爷那一辈,最有流量的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
爷仨取名思路稍显狭窄,就这么几个字,颠来倒去着用。
李泌的妖孽人生打 6 岁就开始了。
公元 728 年,心血来潮的盛唐皇帝李隆基在宫里举办了一场佛、道、儒辩经大会。
经过多轮唇枪舌剑,最终怼赢各路嘴炮、获得最佳辩手称号的是中国第一位武状元、号称「五百年一贤」的员半千之孙员俶。
他当时年仅 9 岁,是李泌的小表哥。
李隆基非常高兴,摸着员俶的小脑袋连连感叹:
不愧是半千同志的孙子!这么聪明的小朋友天底下应该没有第二个了!
没想到,员俶同学立即跪下来一脸严肃地反驳皇帝:
怎么没有!我舅舅的儿子李泌就比我聪明!
胃口被吊起来的李隆基立即派快马宣召,一边和宰相张说下棋,一边期待着乏味生活中的新惊喜。
对弈正酣,李泌被大内侍卫扛了进来,李隆基笑眯眯地示意张说出个题考考他。
身为文坛泰斗的张说并没太当回事,随手一指棋盘:
就以「方圆动静」为题作个赋吧!
李隆基竖起耳朵静等下文,结果大煞风景的李泌奶声奶气地问了一句:
啥意思?
张说瞥了眼一脸黑线的老板,耐着性子先打个样:
「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李泌一听原来这么简单,随口写了篇小作文:
「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被比到地平线下的张说只好不尴不尬地恭贺皇帝喜得奇童。
盛世祥瑞多。
李隆基非常高兴,当即赏了小家伙几块上好布料,迅速把他包装成名震长安的小网红。
声名鹊起的李泌从此经常与高官显贵、社会名流高谈阔论,受到不少朝廷要员的赏识。
连玄宗朝最后一位名相、著名诗人张九龄都将他引为忘年交,直呼其「小友」。
但自小生活条件优渥、博览经史子集、自认有王佐之才的李泌并不愿意按部就班地考公上岸,更不喜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