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如何让同事心平气和地接纳你的反对意见?(第1页)

提意见不容易,听意见更难 …… 我自己也经常被朋友批评,说听不了反对意见,老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前一段时间我读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说每次写完一部长篇小说之后,把书稿发给太太,太太提意见的时候他都很难接受,但无论怎么样,还是要努力让自己平心静气去听,因为无论意见正确与否,只有听得了反对意见、不同意见,才能让自己更快成长,并将作品打磨得更好。

在日常工作上,你一定会面对不同意见的场景,比如:

●运营人员写了一个用户运营活动方案,互相看看有没有坑,有没有资源,有没有更好的文案建议,有没有更好的活动奖品建议;

●产品经理抛出来一个新的产品想法,与市面上常规设计思路都不一样,也容易招来很多「板砖」;

●对于标准化程度更低的领域,比如我和大家谈论的写作,一篇新闻稿,应该体现什么,不该体现什么,这篇稿件的文笔好不好,使用的成语是不是准确,逻辑是不是严谨,谁都可以来谈几句;

●更比如说设计,能提意见的人就更多了……

我相信有些人也会困惑,为什么同事在和别人提意见的时候,提问的语气、语调,以及准确度都非常好,听的人连连点头,而自己提意见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愣」,比如刚讲了两句,对方眉头就皱了起来……

提意见是一个蛮复杂的过程,提意见的目的不是为了争对错,而是为了将问题讨论清楚。提意见的目的,要么是为了对某个项目商讨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要么是就某个问题取得共识,或者有时候就是头脑风暴,需要征求想法。所以我们这节课的标题虽然叫「反对意见」,但「反对」不是提意见的目的。

接收意见的读者有可能是你的同事,也可能是老板,或者是合作伙伴。针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提意见的策略。

在提意见之前,注意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

1、提意见之前,多倾听对方的想法。

在沟通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情况是,A 还在说自己的看法,B 就插话说「你不对,应该是这样……」。在提意见之前,确保自己理解了对方。

2、如果发现问题,应尽早提意见。

不要等一个月或几个月后再讲。比如大家在讨论一个运营活动的过程中,你发现活动规则有漏洞,这个漏洞很有可能导致团队需要搭进去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后来活动上线,这个不好的结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