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如何撰写主旨清晰、没有废话的会议发言?(第1页)

会议发言是一项令很多人恐惧的活动,尤其对于不善言辞、内向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我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在写专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很少说话:不愿意讲话,不会讲话,不擅长讲话。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恶性循环:因为不擅长讲话,变得更不愿意讲话,每一次讲话都觉得非常消耗能量。

很庆幸地是,我在从事市场和公关的工作,尤其是在做公关公司之后,由于需要与媒体打交道,向客户提案,做线下演讲。这些事情做多了之后,在讲话这件事情上面,很快超过了平均水平,甚至能通过讲方案,拿下顺丰这样的客户。

在工作的很多年里,我一天讲话时间甚至不超过半小时,而在过去一年多,很多时候我一天讲话得超过八小时。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除了开会,以及在赶往下一个会议的路上。

如何做好开会发言这件事情,我有不少经验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10 分钟的发言,花至少 1 小时去准备。

在会议发言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就像一篇 3000 多字的文章,我单纯用来写的时间可能只需要花 2 个多小时;但是前期准备需要 6-8 小时,这还不包括日常储备和积累。而我在一对一的写作课中,也经常和学员说:1000 字的输出,需要 10 万字的输入,道理是一样的。

一段会议发言,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场小小的演讲。演讲用时越短,并不意味着准备时间也越短。TED 掌门人克里斯·安德森在《演讲的力量》中讲过一个案例:

有一次,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被问及他准备一次演讲需要花多长时间,他的回答是: 这取决于演讲的长度。如果是一个 10 分钟的演讲,那我需要两周的时间准备;如果是半个小时的演讲,我需要一周的时间准备;如果是一个小时的演讲,我需要两天时间准备;如果我能讲多长时间就讲多长时间,那我就不需要做任何准备,马上就可以开始。

当然了,总统胜选演讲和一个日常工作会议的重要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你能带着每一次发言都是一次重要演讲的思维方式去准备每一次会议发言,相信你的发言一定很快能在会议中脱颖而出。在特劳特的《人生定位》中,特劳特也建议读者说:「如果你什么都不会,不知道学什么,那就去学演讲。」

不要以为演讲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